九月中旬,菲律宾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在日本侨界活动中透露了个大事:经过几轮暗中谈判,已经有第三个国家基本上答应接收她的父亲、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不过,条件是国际刑事法院(ICC)预审庭要么批准暂缓对他的调查,要么转交管辖权。
你得知道,自从2022年老杜特尔特退下职位以后,关于他在“禁毒战争”中涉嫌侵犯人权的问题,ICC一直盯着他。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罗马规约》,可是海牙的法官们仍然坚持要追究他的责任。
过去半年里,萨拉几乎像个“空中飞人”似的,常常在东南亚、中东和欧洲之间跑来跑去,努力帮父亲找个政治避风的地方。
突然公布取得突破,难免让人想象:背后是不是有个大国在暗中操纵着这场跨国救援呢?
尤其是中国,这个总被西方用“阴谋论”一词拿来评头论足的国家,瞬间成为了大家热议的中心。
但令人觉得蹊跷的是,从各种证据来看,中国反倒有意保持了距离。
在9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被问到这事儿时,只回了句“注意到相关报道”,还照旧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尊重菲律宾的司法自主权,反对国际刑事法院越界插手国内事务。
这个反应显得挺淡定的,跟一些人原本猜测的“中国幕后操盘”的剧情完全不一样。
有人或许会觉得失落,心想:为什么中国不趁这个时机多搞点,抓住老杜特尔特呢?毕竟他当政的时候,曾主动跟美国拉开距离,转而靠向北京,还推动了不少中菲合作的项目。
要是从长远角度看,咱们中国的淡定其实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得先搞清楚个基本原则:中国一直不是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成员,长期以来也一直批评这个组织受到西方政治影响的操纵。
要是真现在大张旗鼓地迎接老杜特尔特,就意味着默认ICC有资格审判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导人,这简直是自打嘴巴,搞得自己几十年的外交原则都要打折扣。
更别提会给欧美找事,说什么:“你看吧,中国果然不重视国际法治!”
像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买卖,北京绝对不会碰。
再说了,近些年中国在东南亚搞的也是“不站队”的软实力外交手段。
菲律宾现在的小马科斯政府虽然和美国走得更紧一些,但中国一直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和他们正面冲突。要是真在这个时候高调插手杜特尔特家族的事情,反倒可能让马尼拉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乱,还容易被炒作成“干涉菲总统内政”。
要记住,中国最拿手的就是长期战略安排,而保持中立反而会让菲律宾的各方势力都明白,北京是一个不会“用完就抛”的合作伙伴。
最关键的是,中国或许根本不用主动采取行动。
萨拉·杜特尔特提到的那个“第三国”还没公布具体名字,不过东南亚的媒体猜测,可能是柬埔寨、越南,或者是中东的某个国家,毕竟这些地方大多跟中国关系不错,又对ICC也不太感兴趣。
就是说,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干预,但地区里一些国家愿意“搭把手”帮忙协调,主动出面处理这事儿。
这个“借力打力”的招数,远比自己亲力亲为来得聪明灵巧。
这次“救援行动”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萨拉·杜特尔特自己的政治算盘。表面上看,她是替爸爸跑腿,但聪明的人都能发现:她实际上是在为自己2028年竞选总统打基础。
老杜特尔特虽然在西方引起不少争议,但在菲律宾国内,依然有许多草根阶层的粉丝和支持者。
萨拉利用塑造“孝女救父”的人物形象,巧妙地提升了自己在传统选民心中的地位——强调家庭价值、勇于承担责任,还挺有气概。
她干脆在日本公布这个消息,可真是别有深意:毕竟日本是菲律宾主要的援助国之一,还和美国是好朋友,选择在那里说话,不光能安抚西方的舆论,也能向国内展示一下她的“国际沟通水平”。
更关键的是,她巧妙地把ICC的问题扯成了一个民族尊严的事情。
不少菲律宾人虽然不赞成禁毒行动中的那些过火的暴力手段,但对西方机构总喜欢插手自己国家的事儿,还是挺反感的。
萨拉强调“第三国同意接收”这点,而不是单纯说“逃亡”,就把话题焦点从“躲避审判”转向了“维护主权抗争”。
要是这步棋走成功,她就能同步赢得民族主义者和杜氏家族支持者两股人马的青睐。
中国在这出戏里的“低调”,恰巧反倒帮了萨拉一把。
要是北京这次动作明显一些,萨拉很可能会被对方贴上“中国傀儡”的帽子。不过现在中国保持克制,她既能偷偷地获得一些幕后帮忙(比如通过第三方),又避免被指责为“卖国求援”。
老杜特尔特到底能不能顺顺利利降落?ICC会不会让点步?萨拉能不能如愿以偿地登上总统宝座?这些问题才刚刚开始浮出水面。
2025年9月23日,法国媒体报道称,杜特尔特被指控涉嫌三项危害人类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