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著名抗日英雄孙象涵回忆萧宿铜地区新四军四师五个主力团成立经过

点击次数:201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29 20:01:41
1937年10月,孙象涵带着延安的密令摸黑回到徐州南边的桃山集。 看着被战火搅得七零八落的家乡,这个硬汉子牙关咬得咯嘣响:非得拉起队伍跟鬼子干到底不可! 那会儿正赶上徐州会战收尾,国军往西南撤,日本人的飞机跟在屁股后头撵着炸。孙老汉后来回忆

1937年10月,孙象涵带着延安的密令摸黑回到徐州南边的桃山集。

看着被战火搅得七零八落的家乡,这个硬汉子牙关咬得咯嘣响:"非得拉起队伍跟鬼子干到底不可!"

那会儿正赶上徐州会战收尾,国军往西南撤,日本人的飞机跟在屁股后头撵着炸。孙老汉后来回忆起来直摇头:"惨呐!老百姓'逃反'的队伍拖出去十几里地,哭喊声能把人心都揪碎了。"游击队那时候才刚搭起架子,既要给国军带路拾伤员,还得帮着老百姓救火安顿。有些撤下来的国军士兵为了逃命轻省,拿枪换干粮衣裳。游击队就趁机收拢家伙事儿,最带劲的是四个兵娃子带着整挺机枪来入伙,领头的排长撂下话:"跟你们打鬼子,痛快!"

游击队滚雪球似的扩到百十号人,家伙事儿凑齐几十条枪,立马扯起抗日游击大队的旗号。老辈人还记得孙豁子那时候的俏皮话:"咱这是花子帮练武——穷有穷的招!"没多久中共萧县工委就给安了番号,叫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十八大队。后来和第十七大队合编成三支队,这帮庄稼汉出身的战士愣是打出了威风。

1939年开春那会儿,部队在官桥镇打了场漂亮仗。战士们猫在青纱帐里埋伏了整整天,等到鬼子运输队经过时,孙象涵一声唿哨,百十条汉子如下山猛虎般扑出去。战斗结束清点战果,击毙日军曹长一名,缴获三八式步枪六支,最带劲的是那面太阳旗,战士们传看得眼冒精光。有个愣头青揣着缴获的罐头乐得直蹦:"小鬼子千里送年货,礼数倒是周到!"

部队越打越精神,1939年2月扩编成两个营,收编了好几股地方游击武装。这年十一月被授予八路军苏鲁豫游击支队第七大队的番号,老乡们挤在村口看部队换装,有个白胡子老头捻着胡须直点头:"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1940年队伍改编为八路军苏皖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一团,转眼到九月又变成八路军五纵三支第七团。战士们打趣说:"咱这番号换得比庄稼茬口还勤快!"转年一月皖南事变后,部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九旅二十五团。那天誓师大会上,孙象涵站在土台子上嗓门亮堂:"咱们要把每个团都炼成钢刀,直插鬼子心窝子!"

到1945年鬼子投降前,萧宿铜这片热土上足足炼出五个主力团。二十七团是宿县东部几股游击队攒出来的精兵,打仗刁钻得很,专挑鬼子软肋下手。三十三团来头更有意思,把西亢营、永城总队二大队和宿西总队第三大队拧成一股绳,整编那天三拨人较着劲比武,投弹射击拼刺刀,热闹得赛过庙会。

三十五团前身是宿东游击支队,这帮人神出鬼没的本事大,老乡说他们是"夜猫子兵"。三十六团的老底子是萧铜独立团,二营三营分别是东亢营和股北三队,两拨人马原来谁也不服谁,合编后反倒成了最能啃硬骨头的搭档。老百姓编了顺口溜夸他们:"东亢营的猛,股北队的刁,凑到一块变成斩妖刀!"

这些部队打仗各有各的绝活。二十七团擅长围点打援,经常一个连就能拖住日军大队人马。三十三团夜战是一绝,黑灯瞎火里摸据点,往往枪响时敌人还没醒过神。三十五团化整为零的功夫最厉害,能分成几十股小部队同时骚扰敌人。三十六团打起阻击最稳当,上级都说他们是"铁门槛"。

孙老汉晚年最爱念叨这段经历。2003年清明,94岁的老人撑着拐杖站在烈士陵园前,手指颤巍巍抚过花岗岩纪念碑上那些熟悉的名字,嘴里喃喃念叨:"老伙计们,咱们的队伍...如今强大了..."春风吹过苍松翠柏,仿佛传来当年那些热血沸腾的呐喊声。桃山集的乡亲们都说,这片土地上长起来的高粱为什么特别红,那是英雄们用热血浇灌的。

本文只是休闲娱乐,不会及任何商业用途,假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