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16日白宫签署《遏制芬太尼法案》的仪式上,特朗普突然向记者表示:“我认为中国一直在芬太尼问题上帮助我们。 ”这句话引发了全场震动。 要知道,就在今年2月,特朗普还指责中国“放任芬太尼流入美国”,并以此为理由对价值37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了20%关税。更早在他竞选时,这类指控更是常态。 而现在,他亲自推翻了自己的说法。 几乎同时,美国批准了英伟达向中国出售人工智能芯片H20,这是自去年严格封锁以来的首次松动。更关键的信号来自财长贝森特:原定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休战期”可能再延长三个月。 不到半年,从强硬打压到主动示好,特朗普突然的转变并非心血来潮。 美媒彭博社直接点破:白宫正急于重启中美高级别对话,而贸易代表透露特朗普计划下半年亲率商贸团访华,这一切让步,都是为谈判铺路。
签署仪式上的话并非临时起意。 特朗普近期在内部会议中多次表现出对华缓和的立场,甚至有幕僚对彭博社透露:“他现在经常是整个会议室里最不鹰派的人。 ”这与2024年初的状态截然相反。 当时他上任不到48小时就签署行政令,指责中国“未有效管控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并宣布对特定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首次加税10%发生在2月12日,针对医药原料;2月底又追加了20%,覆盖塑料和机械产品。 而这次公开肯定中国的合作,代表政策方向的实质性调整。
芬太尼立场反转的深层原因是紧迫的国内危机。 美国缉毒署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因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 但真正迫使特朗普低头的,是供应链数据。 美国国防工业协会调查显示,制造高精度导弹所需的稀土金属储备仅剩2个月存量,而中国控制全球近80%的稀土加工产能。 同时,6月美国通胀率反弹至2.7%,零售商警告若8月关税重启,消费者物价将再涨3%以上。 这些数字让白宫意识到:对抗成本已超出承受范围。
半导体领域的变化同样突然。 7月15日,英伟达CEO黄仁勋抵达北京。 消息人士证实他带来白宫许可证:允许向中国客户销售特制版AI芯片H20。 而此前一年,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出售所有A100以上规格的高端AI芯片。 虽然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声称“放开H20是为拖延中国自研进度”,但业界清楚这是贸易筹码的交换。 知情者指出,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正在游说白宫,强调对华销售骤降正导致企业营收萎缩35%,迫使生产线裁员。
贸易战“停火”的延长印证了白宫的妥协策略。 2024年5月,中美在伦敦达成“关税暂缓”共识;6月日内瓦会谈将停火期设为90天。 当前截至日是8月12日。 但财长贝森特对记者暗示:“截止日期可以有灵活性。 ”彭博社援引内部会议记录称,美方已开始筹划延长三个月。 这直接回应了中方此前立场。 知情外交官表示:“中国要求美国用行动展现诚意,包括取消对2000亿商品关税、停止制裁华为子公司,这些都在延长休战期的谈判清单上。”
特朗普加速推进高层接触的行动已难以掩饰。 日本《读卖新闻》上周援引美国国务院信源称,特朗普计划9月赴华参加纪念活动,并签署贸易谅解备忘录。 对此白宫未否认,仅表示“将在今年合适时机进行国事访问”。 更明确的证据来自商贸代表团组建。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包括埃克森美孚CEO伍德伦、嘉吉食品总裁麦克莱伦在内的12家企业高管,正在接受白宫背景审查,准备陪同出访。 这与2023年特朗普访问沙特签下万亿能源订单的模式完全一致。
但白宫内部正因这种妥协发生分裂。 彭博社透露,总统安全顾问博明和贸易顾问莱特希泽多次警告特朗普:“软化立场会让中国得寸进尺。”尤其在台海问题上,两人强烈反对将台湾半导体采购协议纳入贸易谈判。 然而商业利益正压倒鹰派声音。特斯拉向商务部提交的报告显示,因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其柏林工厂电机产能已下降40%;沃尔玛则预估若关税恢复,年度损失将超180亿美元。 压力之下,特朗普的平衡策略暴露无遗:他在芯片和关税上让步,却在7月初批准了价值4.5亿美元的对台网络战装备销售。
中方在关键点上依然保持定力。 当特朗普宣称要“非常友好地竞争”人工智能领域时,工信部官员的回应是直接展示研发记录:华为自主研发的昇腾910C芯片已完成1300项企业采购订单。 面对美国提出的贸易协议草案,中国代表要求在文本中明确写入“美方不得限制中国获取基础性半导体技术”。 而在芬太尼合作方面,国家禁毒委员会始终强调,中方早已对所有相关化学品实施出口实名验证。 但美方直至本周才承认这一事实,当特朗普说出“中国在帮我们”时,他的签字笔正放在一份新的请求函上:希望中国能释放50万吨战略稀土储备供应美国军工企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