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关税谈判,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怒斥加拿大"特别难打交道"。这个一向对美国言听计从的邻国,怎么突然成了白宫的眼中钉?
导火索竟是乳制品关税。特朗普声称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征收400%关税,却选择性忽略了关键细节——根据《美墨加协定》,加拿大只对超额部分征收高税。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干酪和黄油出口量突然暴增,触发245%-298%的惩罚性关税。要知道在拜登时期,美国乳制品出口从未超量,一直享受零关税待遇。
更让特朗普跳脚的是加拿大准备对美国科技巨头开征数字服务税。这位曾扬言要"经济吞并加拿大"的总统,现在反咬一口称这是对美国的"直接攻击"。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加拿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美国能用商品逆差当借口,加拿大自然可以拿服务贸易说事。
加拿大的强硬转变颇有戏剧性。从温顺跟班到拍案而起,全因特朗普的贪婪触碰底线。特鲁多政府下台后,新总理一改往日妥协姿态,在乳制品和数字税上寸步不让。这种反抗在特朗普看来简直大逆不道,却赢得加拿大民众一片喝彩。
谈判破裂后,美国扬言七天内实施报复性关税。但加拿大手里还握着能源牌——作为美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随时可以打能源反制牌。这场北美兄弟阋墙的戏码,正在演变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
当"美国优先"遇上"加拿大底线",这场贸易争端会如何收场?其他正在与美国谈判的国家,是否会从加拿大的遭遇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