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现实生活,这想象力,比任何编剧都敢写。
阿纳斯·萨瓦尔,苏格兰工党那位领袖,估计人还在利物浦,对着镜子演练着人生最高光的演讲稿,琢磨着怎么用词才能显得自己力挽狂澜。
结果,一个电话打过来,苏格兰老家那栋叫“工党”的破房子,又塌了一面墙。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就等客人上门夸你了,结果厨房下水道爆了,秽物横流。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
两周前,科林·史密斯那档子事儿还没整明白呢。
这位老兄,先是被曝在议会厕所里搞针孔摄像头,这已经够上社会新闻头版了,紧接着警方又从他那儿翻出了儿童不雅图像。
好家伙,直接从“变态”升级到了“重罪嫌犯”。
就在大伙儿还没从史密斯这颗巨雷的余震中缓过神来,福伊索尔·乔杜里,另一位工党议员,也“duang”一声被停职了。
理由给得那叫一个艺术——“不当行为”。
就这四个字,没了。
具体是啥?
是喝多了调戏女同事,还是挪用了公款买早点?
工党高层嘴巴闭得比蚌壳还紧,主打一个“你猜”。
你越是藏着掖着,大家伙的脑洞就开得越大。
这种模糊处理,简直就是政治公关里的自杀式袭击。
它非但不能平息事态,反而让乔杜里的事儿显得比史密斯的更诡异。
毕竟,史密斯那边好歹有个明确的罪名,大家骂起来都有个方向。
乔杜里这个“不当行为”,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盖子揭开前,可以是任何一种惊天丑闻。
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对一个政党的伤害,远比一个确定的坏消息要大得多。
这下,苏格兰民族党那帮对手可乐坏了。
他们就像一群闻着血腥味围过来的鲨鱼,立马跳出来喊话,要求萨瓦尔“给个说法”。
这姿态,与其说是关心真相,不如说是享受这种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的快感。
政治嘛,不就是你家房子塌了,我赶紧过去捡两块砖头回家砌墙。
最绝的是这时间点。
偏偏选在工党全国代表大会前夕。
萨瓦尔原本的剧本,应该是在大会上激情澎湃地宣告:我们工党,在苏格兰,要回来了!
结果现在,他得先想办法解释,为什么他手下的议员,一个接一个地往警察局和纪律委员会里送。
这让他即将出口的豪言壮语,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所谓的英国工党复兴大业,在苏格兰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烫手山芋。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乔杜里这个人。
他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孟加拉裔,成功的跨国商人,苏格兰议会的第一张孟加拉面孔。
这些标签摞一块儿,妥妥的“精英人士”、“奋斗楷模”。
可有意思的是,几年前他还没当议员的时候,就因为在一场劳资纠纷里提供证词,被法官公开批评过“不老实”、“回避问题”。
你看,很多事情,根儿上早就埋下了。
一个在法庭上都不愿意说实话的人,你指望他在政坛里能有多清白?
现在,这两起丑闻,就像两面照妖镜,把苏格兰工党内部的混乱和虚弱照得一清二楚。
一个涉及极其败坏人伦的指控,另一个则神秘兮兮、语焉不详。
这暴露出的,已经不仅仅是个别议员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党派在管理、监督和危机处理上的全面溃败。
所谓的信任危机,就是这么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它不是突然爆发的山洪,而是堤坝上早已存在,却被视而不见的无数条裂缝。
萨瓦尔现在站在台上,面对的可能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无数双充满怀疑和嘲弄的眼睛。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放在这两起丑闻的背景下进行解读。
他承诺的未来再美好,大家心里都会嘀咕一句:你们连自己人都管不好,还想管好苏格兰?
说到底,选民的信任就像银行存款,存进去难,取出来可就太容易了。
一次丑闻,是取了一笔;这接二连三地来,等于直接把账户给注销了。
对挣扎着想要重回权力中心的苏格兰工党而言,这或许才是最致命的一击。
毕竟,在政治这个残酷的游戏里,一旦失去了信任,你就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