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咱们说“养老金”,其实藏着两笔不一样的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别看名字像,实际差别大着呢,弄清楚了,晚年规划能更明白。
先说说基本养老金,这就像咱们的“保底钱”,是国家给的基础保障。不管你是在公司上班,还是自己打零工、种地,只要按规矩交够年头(一般满15年),退休了就能按月领。上班的人,公司和你各交一部分,公司交的进“大池子”(统筹账户),你自己交的存到个人名下;要是灵活就业或者农村居民,自己交的钱里,政府还会额外补一点。比如小区的张阿姨,在厂里干了30年,退休后每个月领3000多,这就是基本养老金,只要活着就一直有,是过日子的“定心丸”。
再看个人养老金,这更像“补充粮”,自愿参加,全看自己想不想多存点。简单说,就是你自己额外存一笔钱,存的时候能少交点税(比如存1万,当年个税能少算1万),这笔钱还能拿去买理财、保险啥的,慢慢涨利息。等退休了,这笔钱可以一次性取,也能按月领,多少全看你存了多少、赚了多少。就像邻居李叔叔,总觉得光靠基本养老金不够旅游,这几年每年存1.2万到个人养老金账户,想着退休后除了基本工资,还能从这儿多领点,日子能松快些。
为啥要分清?最怕两个误区。
有人觉得“交了社保(基本养老金)就够了”,其实基本养老金是“保基本”的,想退休后能逛个街、看个病不心疼,个人养老金能帮着“加把劲”;也有人觉得“个人养老金要自己掏钱,没必要”,其实它很灵活——手头宽的时候多存点,紧的时候可以停,完全随你,不像基本养老金,上班就得交,有规矩管着。
举个例子更清楚:王大爷是农村的,每年交200块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30块,60岁后每个月能领150多,够买米买菜;他儿子在城里上班,除了公司交的基本养老金,自己每年存1万个人养老金,说等退休了,除了基本工资,还能从这儿多领点,带王大爷出去转转。你看,一个保吃饭,一个添品质,搭配着来更踏实。
记个简单法子:基本养老金是“必须交的”,有国家和单位(或政府)帮衬,退休后肯定有;个人养老金是“自愿存的”,全靠自己,存得多将来领得多。就像盖房子,基本养老金是承重墙,撑住日子的底;个人养老金是装修,让日子过得更舒服。
所以啊,先按规矩交够基本养老金,这是底子;要是手头有闲钱,不妨了解下个人养老金——现在手机上“人社APP”就能办,操作不麻烦,还能随时看收益。俩钱儿分清了,晚年规划心里更有数。
今日话题:你之前分清这两笔钱了吗?觉得基本养老金够花吗?有没有想过存点个人养老金?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