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央企出资51亿设新基金,三大运营商投入90亿,助力行业创新加速

点击次数:190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11-24 10:55:39
我最近捋了捋一件事,就是那只510亿的央企战略新基金,几大运营商,包括我等平头老百姓都知道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一股脑儿地往里砸钱。 移动更是大手笔,一家就出了60亿,占了11.76%的份额,比联通和电信加起来还多。 这事儿,表面

我最近捋了捋一件事,就是那只510亿的央企战略新基金,几大运营商,包括我等平头老百姓都知道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一股脑儿地往里砸钱。

移动更是大手笔,一家就出了60亿,占了11.76%的份额,比联通和电信加起来还多。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国家队在玩大投资,但背后的门道,咱们得从“金钱账”、“情绪账”和“相对收益账”三个维度好好算算。

先说这“金钱账”。

510亿,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投向的是什么呢?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听着就挺高大上的,全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心。

这钱,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一种具体操作。

对于参与其中的央企而言,尤其是三大运营商,出资并不是为了短期内赚个盆满钵满,而是为了在未来产业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确保其核心竞争力不被时代洪流淘汰。

这笔账,算的是长远布局,算的是战略卡位,算的是“班味”十足的“政治正确”。

再来算算“情绪账”。

这年头,大家伙儿对投资这事儿,情绪总是很复杂。

一方面希望钱能生钱,另一方面又怕踩坑。

央企出面搞这种战略基金,给市场传递的是一种“定海神针”的情绪。

你看,连国家队都亲自下场了,而且是投向那些“高精尖”领域,是不是意味着这些领域未来大有可为?

这种信号,对于那些在科技创新领域摸爬滚打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它告诉市场,国家是真心实意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这种情绪价值,有时比真金白银的回报更能稳定人心,引导社会资本流向。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股劲儿可能就没那么直接了,毕竟咱们的钱,是很难直接参与到这种国家级基金里的,但至少,它描绘了一个相对积极的宏观经济图景,让人觉得,咱们国家未来还是有搞头的,不是天天在“填坑”。

最后,也是最有意思的,是这“相对收益账”。

三大运营商,过去给人的印象,就是搞基建的“钱袋子”,修信号塔,铺光纤,干的都是苦活累活。

但现在,他们纷纷把触角伸向了投资领域,而且是这种高科技、高风险、长周期的战略性投资。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发现,光靠“连接+通道”的传统业务,已经很难满足时代发展和自身转型的需求了。

云、算力、AI、物联网,这些才是未来的增长点。

通过参与这种战略基金,他们不仅能获得潜在的财务回报,更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与前沿科技企业深度绑定,补齐自身在技术和生态上的短板。

比如说,中国移动在AI和量子科技领域的投资,已经为其“AI+行动计划”和量子试验网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国电信在量子通信和绿电领域的布局,也让其在数据中心和业务转型上获得了优势。

联通创投在“AI+工业互联网”赛道的深耕,更是直接为联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新增收入。

这笔账,算的不是简单的投资收益率,而是其主营业务的“护城河”和“第二曲线”的拓展。

这就像一个老牌家族企业,以前是靠盖房子、修路发家的,现在发现隔壁村搞科技研发的,未来潜力无限。

虽然自己也能搞研发,但速度慢、风险高。

那怎么办?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入股那些有潜力的新兴科技公司,或者干脆参与到国家主导的战略基金里,既能分一杯羹,又能学到先进经验,还能借势转型升级。

这笔投资,看似是花钱,实则是买未来,买生态位,买“值博率”。

而且,这基金的投资期长达15年,这在当下的投资界,简直是“异类”。

现在哪个PE/VC不是三五年就想着退出了?

这种“耐心资本”的打法,恰恰说明了,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它不追求短期爆发,而追求长期深耕,追求真正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这跟那些只想着“捞一把就走”的资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普通人做投资,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追涨杀跌”?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财务安全垫”,否则,光有耐心,那叫“站岗”。

说到底,央企战略新基金的成立,以及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参与,是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和资本运作的深度融合。

它不仅仅是一笔钱的投入,更是一次系统性的、自上而下的产业升级尝试。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涌现,生活会变得更便捷、更智能。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

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的观察,具体到个人投资,那还得是“道义有亏”,不能随便听风就是雨,毕竟,馅饼不是天天砸你脸上,但“坐电梯”的机会,倒是挺多的。

共勉共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