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1979年打越南时,中国至少有200个师,但为何让大批新兵上战场?

点击次数:60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9 05:31:34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军队打得挺猛,从边境一路推进到越南河内附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撤回来了。 可大家可能纳闷,当时中国解放军至少有200个师,兵力那么雄厚,为什么还要让那么多新兵上阵?甚至有些新兵入伍才几个月,就直接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军队打得挺猛,从边境一路推进到越南河内附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撤回来了。

可大家可能纳闷,当时中国解放军至少有200个师,兵力那么雄厚,为什么还要让那么多新兵上阵?甚至有些新兵入伍才几个月,就直接扔到前线去。

中越关系本来挺铁的。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中国帮了越南不少忙,提供武器、粮食和军事指导,帮助他们打法国人和美国人。

那时候援助规模巨大,粮食几百万吨,汽油也上百万吨,还派顾问教战术。

可1975年越南统一后,情况变了。越南领导人黎笋上台后,想在东南亚称霸,还入侵柬埔寨,推翻了亲华政权。

中国觉得这威胁到自己利益,加上越南和苏联走得近,1978年签了苏越友好条约,这让中国更警觉。苏联当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国得防着北方大敌。

越南那边还不消停,从1976年起就开始反华排华,驱逐华人,边境上搞事,推倒界碑,骚扰中国广西和云南的边民。

1979年初,越南军队越界杀害中国民众,这直接点燃了导火索。

中国决定发动自卫反击,目的是惩罚越南,迫使他们从柬埔寨撤军,顺便震慑苏联。官方说法是“教训越南”,但实际是有限战争,不是要占土。

1979年,解放军陆军确实有200多个师,总兵力超过400万。但这不等于全都能扔到南方去打仗。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尤其是1969年珍宝岛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重兵,中国把精锐部队调到东北和西北防备。

那些甲种师装备好,训练足,人数满编,得留在北方以防苏联突然动手。结果南方军区剩下的多是乙种师,这些师人数少,装备旧,战斗力一般。

打越南时,东线广西方向用的是广州军区部队,西线云南方向是昆明军区部队,总投入20多万一线兵力,但精锐有限。

这就说到为什么用新兵了。简单说,南方可用部队不够,得临时补充。

1978年底到1979年初,中国紧急征召大批新兵,占参战部队的60%左右。有些新兵入伍才1-2个月,就边训边上。

原因之一是防苏压力大,中国总共动员了150多万部队在北方边境待命,南方抽不出更多老兵;

第二个原因是军队整编,甲种师北移后,乙种师得靠新兵填坑;第三个,成本考虑,从附近征新兵,运输和补给便宜,不用从远方调老兵;

第四,这场仗被当成练兵机会,让新兵在实战中成长,为以后军队改革积累经验。解放军当时战术还停留在50年代,缺乏现代战经验,用新兵上阵也能检验问题。

打仗过程也反映了这点。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26个点发起进攻,东线目标谅山,西线老街和高平。

部队主要是步兵,配200多辆坦克和炮兵。越南那边有10多万正规军,加上民兵,总兵力相当,但他们经验丰富,刚打完美国人。

中国部队推进快,但伤亡不小,总共牺牲2万多,伤3万多。越南正规军伤亡4万多,民兵和民众损失更大。

中国没用空军,靠地面推进,地形是山区丛林,新兵适应起来难,但还是拿下了目标点。

撤军是3月5日宣布的,3月16日全撤回。越南宣称胜利,但实际没从柬埔寨撤军。中国达到了有限目标,震慑了越南和苏联。

之后中越边境对峙十年,两山轮战从1980年到1989年,中国轮换部队打,培养出一批老兵。越南国力耗损大,失去中国援助,又没苏联全力帮,经济下滑,到1986年搞革新开放才缓过来。

黎笋的政策让越南陷入孤立,他1979年后继续扩张,入侵柬埔寨花了大力气,国内通胀高,民众日子苦。

1986年他死后,越南调整路线,但早期决策的后果持久。胡志明早年推动越南独立,领导抗法抗美,但到黎笋时代,关系翻脸。

这场仗中国用新兵不是无奈之举,而是战略选择。防苏是头等大事,南方仗打得有限,用新兵补位合情合理。

这暴露了解放军问题,推动了80年代改革,军队现代化起步。战争从来不是简单比兵力,得看大局。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关于对越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战斗的通知 新华网 2007年05月31日

2、BBC专访:中国79年对越战争是胜是败? BBC 2017年5月2日

上一篇:磨具检测

下一篇:湖北英格索兰隔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