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几个老友聊天,说起咱们中国海军这些年的发展,大家都挺兴奋。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一艘比一艘气派,看着这些大家伙下水,心里确实美滋滋的。可话题转到核动力航母上,我就忍不住想说几句了。很多人觉得核航母就是顶配,是海军强国的象征,可我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现在咱们国家手里有三艘航母在干活。辽宁舰是2012年服役的,山东舰晚了七年,到2019年才入列,福建舰是2022年下水的,去年海试跑得挺顺,今年就能拉出去遛遛了。这三艘全是烧油的,用的重油或者柴油,技术路子很成熟,造起来也不磨叽。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6万吨左右的块头,福建舰胃口大点,8万吨级,装了电磁弹射器,能一口气弹好几架飞机上天。舰载机就是咱们的歼-15,从最初的20来架,现在已经能装30多架了。这些大船主要就在南海和东海转悠,护着商船编队,有时候出去演习亮亮肌肉,挺管用的。
烧油的航母好处在哪儿?实在啊。加油方便,在咱们家门口的海域晃荡完全够用,油箱加满能跑一万多海里,又不用跑到地球另一边去执勤。现在坊间传得热乎的004型航母,据说已经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工了。有人拍到卫星图,船坞里确实有大块头在拼装,吨位可能奔着10万吨甚至12万吨去了。不少人猜这回要上核动力了,理由是得装4条电磁弹射轨道,普通发电机组带不动,非得核反应堆那种大功率才撑得住。
国防那边倒是松过口风,说核动力在续航和自主能力上确实强,可具体怎么搞,人家没细说。搞军事研究的那些专家就分析了,核航母能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到远洋,在大洋上折腾更自在。法国那边的媒体还挺能猜,说到2045年,中国航母数量没准能跟美国掰掰手腕,甚至还能超过去。现在美国手里攥着11艘核动力航母,咱们要是真建核的,目标大概是6艘往上,到2035年估计4艘烧油的加2艘核动力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这步子迈得有点大了。核动力航母在太平时候确实光鲜。你看美国那尼米兹级,加一次核燃料能用20多年,福特级更狠,号称50年不用换料。跑起来30节以上的速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压根不用担心油箱见底。空间上也占便宜,不用塞油箱和大锅炉,省下来的地方能多装飞机、炸弹、粮食,打起持久战来劲头足。长期算账的话,运营成本其实挺划算,因为不用老派油船跟着,编队跑起来效率高。环保方面也说得过去,不冒黑烟,摆出去挺有面子,国际上也能多点话语权。咱们要是真弄出核航母,在印度洋或者太平洋上巡游,底气肯定足得多。
可这些好处放到打仗的时候,味道就全变了。战争可不是演习,航母这种大块头就是活靶子,敌人的导弹肯定往你这儿招呼。核反应堆虽然外面包着厚装甲,可万一被炸中了,核泄漏那事儿想想都头皮发麻。有个搞军事的张军社就说过,要是在东海或者南海出了这种事,污染范围比福岛那次还吓人。福岛那会儿是地震搞出来的,航母可是会动的核电站,上面挤着几千号人,辐射一扩散,救援船都不敢凑近。烧油的航母挨炸了,顶多着火爆炸,想办法控制住就完了,不会弄得辐射满天飞。
核的维护也是个大麻烦。反应堆得专业人员24小时盯着,打起仗来补给线断了,换核燃料要两三年时间,花费上亿美元打不住。美国那尼米兹级第一艘1975年建的时候才7个多亿美元,到2009年最后一艘都涨到62亿了,福特级单艘更是超过130亿。咱们国家虽然不差钱,可造一艘核航母得砸多少真金白银进去?从设计到退役,全程下来的成本是烧油的好几倍。
再说咱们的实际情况。中国海军的战略就是从守家门口慢慢往中远海发展,又不是像美国那样要在全世界到处插旗。南海、印度洋北边这些地方就够咱们忙活了,犯不着要无限续航。烧油的航母虽然跑不了太远,可补给网络在建,友好国家的港口也不少。核航母技术门槛高,咱们在核潜艇上确实有积累,可航母用的核堆更大更复杂。当年苏联从烧油到核动力,也是慢慢摸索过来的。咱们第一艘航母才服役十来年,就急着上核的,风险不小。
美国那边的媒体就说过,中国核航母能改变海军的格局,可他们也承认,缺少海外基地,远航补给是硬伤。核动力在没大规模战争的时候确实占优势,可咱们走和平发展路子的概率大得多,何必为小概率的事情砸大本钱?翻翻历史就知道了。美国在海湾、伊拉克那些地方用核航母,在局部冲突里表现不错,可人家是全球霸主,补给网络遍地开花。咱们面对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亚太这边对手不弱,真打起来烈度高得很。核泄漏不光是船上几千号人的事儿,还会把海域污染了,渔业和生态全得遭殃。
研究这行的人评估过,在局部战争里,核的和烧油的航母打起来能力差不太多,关键还是看舰载机编队怎么发挥。烧油的稳定性高,质量靠谱,想升级改造也灵活。咱们在003型福建舰上就优化了雷达和机库,把反舰导弹取消了,载机能力提升了30%。核的改起来就麻烦了,设计一旦定型,想动都难。
成本这块更得好好算算。核航母不光造价吓人,保养也复杂得要命。虽然有备用的柴油机,像尼米兹那种,可主反应堆要是出了岔子,整艘船就得趴窝。打仗的时候,敌方专门针对反应堆攻击,航母就成了定时炸弹。咱们海军现在配置挺均衡,潜艇、驱逐舰都有,航母就是个补充,不是绝对主力。建核航母的钱要是投到无人机或者导弹上,实际作用可能更大。
网上对这事儿吵得挺厉害,有人觉得核动力是必然趋势,可咱们的专家强调,得根据战略需要来选。现在前三艘都是烧油的,证明这条路走得对。以后要是国力更强了,国际空间更大了,再考虑核的也来得及。当年苏联海军从近海到远洋,也是一步步核化的,跟战略转变配合得挺紧。咱们核技术进步确实快,核电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可航母不是陆地上的核电厂,得考虑实战环境。
反对现在建核航母不是说不要进步,而是理性选择。中国海军从沿海走到近海,已经是大跃进了,要走向远洋得一步步来,不能急。太急功近利,容易出问题。和平时期核的亮点多,跑得远,省钱,力量投射强。可仗一打起来,缺点就被放大了:泄漏隐患、救援困难、资金浪费。烧油的航母环保风险低,部署灵活,符合咱们的实际情况。
海军大校张旭东2019年就透露过,003型用常规动力,排水7万8千吨,装电磁弹射,已经够用了。美国媒体预测咱们到2030年航母数量能到6艘以上,可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核动力也许是未来的方向,可现在反对建,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中国海军计划到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航母只是其中一部分。核动力能支撑沿海和远洋双重任务,可前提是技术真成熟了,成本真能控制住。目前来看,烧油的更经济,更安全。有个研究员叫彼得·苏丘的挺乐观,说中国能超过美国,可也得稳扎稳打。网上讨论很热闹,有人担心核扩散问题,有人觉得展示实力很必要。
可你从战争角度想想,核航母没准会成负担。我坚决反对现在就建,就是为了长远考虑。烧油的航母已经让中国海军站稳脚跟了,核的等时机成熟了再上,不吃亏。你觉得呢?咱们海军发展是该稳扎稳打,还是该大胆往前冲?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