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特朗普批准天价导弹,十倍暴利坑惨欧盟,泽连斯基也得听美国指挥

点击次数:173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9-03 19:22:48
欧洲大陆对俄罗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恐惧,一直都是他们挺乌克兰的深层动力。这历史包袱,塑造了欧洲对地区安全的看法,也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可把目光挪到大洋彼岸,美国掺和乌克兰这事儿,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他挺乌克兰,大家普遍觉得是为了

欧洲大陆对俄罗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恐惧,一直都是他们挺乌克兰的深层动力。这历史包袱,塑造了欧洲对地区安全的看法,也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可把目光挪到大洋彼岸,美国掺和乌克兰这事儿,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他挺乌克兰,大家普遍觉得是为了经济利益。

这种赤裸裸的务实考量,跟欧洲那种基于地缘安全的动机,简直是天壤之别。各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援助,而是复杂利益交织的大戏。

最近,总统特朗普政府批准给乌克兰卖远程导弹的消息,又把这场冲突背后各方的算计,明晃晃地摆在了台前。这批武器的交易细节,更是把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动因,扒了个精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前访美,当着全世界的面承诺要买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军备。这笔巨款,早就预示了后面会牵扯出一条多大的利益链。

现在这批导弹的交易,不过是这条链上的一环。美国军工企业和政界人士之间,那层关系铁得很,早就不是秘密。仗一打起来,往往就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所以,总统特朗普通过军火交易捞钱,再拿这些钱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收拢捐款,这事儿一点都不稀奇。欧洲国家呢,一边指望着美国给他们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持,一边又摆出副讨好的姿态。

结果就是,有些交易里,它们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乌克兰冲突,就在这种多方利益的驱动下,一步步演变,越发复杂。

导弹,十倍暴利?

最近美国媒体爆料,总统特朗普已经点头,要卖给乌克兰3350枚增程攻击导弹。这批导弹可不是什么天价尖端货,而是成本相对低的空射巡航导弹。

像西方援助的F-16、幻影2000都能挂载发射。按美国国防部以前的数据,这导弹理论上单价也就2.5万美元。可乌克兰买这3350枚,总价竟然高达8.5亿美元!

稍微一算,平均每枚导弹的实际售价,直接飙到了25万美元。这可不得了,乌克兰为每枚导弹支付的价格,比理论单价足足翻了十倍。

这么大的差价,明摆着就是军火商在冲突里大发横财。这情况也不是头一回了,当年伊拉克战争,美国军火商也靠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

乌克兰在这类军火交易里,简直就是军火企业的“提款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早就公开说过,西方国家把乌克兰当成推动战争机器运转的巨大财源。

这话,在这天价导弹面前,显得尤其真实。美国财政部长还透露过,总统特朗普曾决定,销往欧洲用于乌克兰的美制武器要加价一成。

这批3350枚导弹,正是泽连斯基之前承诺的千亿美元军购大单里的一部分。虽然数量惊人,但跟单价400万美元的“爱国者”比,它们还算“廉价货”呢。

冤大头,谁来当?

这笔巨额军购的钱从哪儿来?泽连斯基压根儿不愁。为啥?因为大头都由欧盟来掏。这回交易里,欧盟被不少人看作是“冤大头”,甚至有人觉得,这是欧盟自己乐意当的。

要知道,欧盟跟美国之前签的每年2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还没完全兑现呢。这笔导弹钱,很可能就是欧盟在农产品出口、科技合作等贸易谈判中,用来争取美国让步的筹码。

说白了,这钱也可能是欧盟用来讨好美国的一种方式。欧盟或许会通过未来的贸易协议,把这笔军事开销给合理化了。这些复杂的经济和政治算计,共同构成了乌克兰武器交易的深层背景。

导弹到手,听谁的?

这批增程攻击导弹,射程能达到500公里,对乌克兰来说,战术价值简直不用多说。从俄乌边境打出去,俄罗斯本土的一些重要军事和能源设施都能摸到。

它能有效弥补乌克兰长期缺乏远程打击能力的短板。以前乌克兰主要靠无人机或者射程有限的西方短程导弹搞远程攻击。现在有了新导弹,打击能力无疑是上了一个台阶。

泽连斯基也公开表态了,会继续盯着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打。可话说回来,乌克兰就算拿到了先进武器,在战场决策上,还得乖乖听美国的。

乌军想用这些导弹,必须得美国五角大楼批准才行。这意味着,美国对目标选哪儿、啥时候打,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乌克兰想精准打击,还得靠美国提供目标坐标和导航数据。

这种用法,跟之前“海马斯”火箭炮的操作模式差不多。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怕乌克兰把冲突搞得太大,比如去打俄罗斯的核心城市。

另一方面,美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乌克兰永远是那个“听话的小弟”。五角大楼内部的指令,就是尽量不给乌军提供打击俄罗斯本土的目标。

这种限制,平衡了军售的利益和避免冲突直接升级的风险。俄乌冲突现在已经进入一种“新常态”:欧洲出钱,美国出武器,乌克兰出人打仗,就这么长期耗着。

这种模式下,光靠几个“大佬”谈谈,战争根本停不下来。总统特朗普之前提的调解方案,也被不少人看作更多是政治作秀,而不是真想解决问题。

俄罗斯:稳坐钓鱼台?

面对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俄罗斯倒没表现出太多的紧张。毕竟乌克兰以前用无人机袭击本土,俄罗斯都习惯了,所以对新型导弹的威胁程度,他们持保留态度。

泽连斯基公开说要继续打俄罗斯的能源设施,这肯定会增加俄罗斯的防空压力和潜在损失。但光凭这3350枚导弹,想彻底扭转战局,那是痴人说梦。

俄罗斯部署了S-400、S-500这类先进的防空系统,拦截这种巡航导弹的能力还是有的。就算有少量导弹成功命中目标,也动摇不了俄罗斯的根本。

俄方甚至可能把乌克兰攻击炼油厂等能源设施,当成扩大前线战事、占领更多战略要地的借口。在俄罗斯看来,这种“交换”或许是划算的。

俄罗斯国内还有不少强硬派,他们对普京可能跟总统特朗普会谈感到不满,主张要收复更多领土,比如敖德萨。泽连斯基选择升级战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帮了普京一把。

这能让普京安抚国内的强硬派,也能增强他在跟总统特朗普互动中的主动权。俄罗斯将继续在压力和机遇中调整自己的战略。

笔者以为

乌克兰,这个名义上的主权国家,它的命运早就被西方牢牢掌控了。军工复合体、金融大鳄和那些政客们,都在这场冲突里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和欧洲各国,短期内根本没想结束冲突。可乌克兰的民众呢?他们却在承受着巨大的苦难。

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国家人口锐减了近2000万,大批年轻人流失。这片土地的资源,正被西方公司打着“援助”的旗号,低价巧取豪夺。

乌克兰的稀土、铁矿这些宝贵资源,正被视为西方经济剥削的目标。美国副总统万斯之前关于经济利益的言论,更是印证了这种剥削的本质。

甚至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可能会换掉泽连斯基,这更凸显了乌克兰领导人不过是西方“木偶”的地位。泽连斯基的结局,很可能跟阿富汗前总统加尼差不多。

这似乎是代理型政权领导人的普遍宿命。乌克兰人民想摆脱大国控制、过上安稳日子的愿望,目前看来,还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