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铁路安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铁道工人辛苦巡查、修路养护。但你能想象吗?在云南曲靖的一个工务段里,竟然一下子冒出了54位“段长”,而且还有不少是乡镇干部、街道负责人。听起来像开玩笑,其实背后却藏着一套让人拍案叫绝的新机制——“双段长”制。
什么是“双段长”?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管辖区的乡镇、街道负责人都被拉进了铁路管理圈子,他们成了“地方段长”;而原本的铁路车间干部则继续担任专业的“铁路段长”。两种身份,两套责任,一条心守护着同一条铁路线。这事儿可不是拍脑袋定下来的,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城乡规划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那么,这些层层叠叠的“段长”们到底干啥?别以为他们只是挂个名。现实中,无论是谁敢在铁轨边烧荒放牛、乱扔垃圾,这些地方和专业“两路神仙”都会立马出动,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如此,从防止非法采砂淘金,到严控高大广告牌,再到及时上报私搭乱建,每一项都是实打实地保障列车运行和沿线百姓安全。
最有意思的是,“双段长”的出现让治理不再只是单打独斗,而变成了一场协作大合唱。比如,今年曲靖工务段联合当地政府部门,不仅装上了几十处通道门、防牛桩,还封闭了一批危险路口,让“大牲畜上道”的老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再看宣传教育,“五进”活动把爱路护路知识送进学校、村庄,2万多人受益,让大家都明白自家门前那条铁轨的重要性。
其实,说到底,“双段长”制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它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专业技术,一头牵着基层民意,实现了1+1>2的效果。有些过去屡禁不止的问题,比如私搭乱建、垃圾堆积,现在靠双方联手,很快就能见底清零。这不仅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也让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治共享。
但要说制度推行容易吗?未必!多头管理往往意味着权责划分模糊,遇到突发事件时可能会互相推诿。所以接下来,要做的不光是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更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激励措施落地,让这些名副其实的“双重身份者”,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同时,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用公开透明倒逼各级人员履职尽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隐患整改进度,提高协作效率,为全国推广提供样板。
回过头来看,中国式创新总是在解决难题时闪现智慧火花。“双段长”虽小,却撬动的是整个社会治理模式的大升级。从昆明局集团公司的一隅探索,到未来可能走向更广阔天地,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接地气又富有人情味的新举措,为中国交通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最后小编想问:如果没有这群默默无闻又肩负重任的“双重身份者”,我们的出行还能如此顺畅安全吗?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