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日军死守一座山岗,谭希林:给我连根拔起!

点击次数:198 耀世娱乐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1 04:40:59
一块60米高的岗地,搁在平时,可能就是附近居民散步的土坡。 但在战争地图上,尤其是在安徽巢湖这样的南北交通要冲,这块地,就是一颗钉子。一颗能决定周边几十里生死存亡的战略之钉。 日本人看懂了这块地的价值。 这地方叫望城岗,站在上面,巢县县城一

一块60米高的岗地,搁在平时,可能就是附近居民散步的土坡。

但在战争地图上,尤其是在安徽巢湖这样的南北交通要冲,这块地,就是一颗钉子。一颗能决定周边几十里生死存亡的战略之钉。

日本人看懂了这块地的价值。

这地方叫望城岗,站在上面,巢县县城一览无余。往南,就是新四军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山区。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扼住了对方的咽喉。

所以,日本人不仅要占,还要把它变成一座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军事堡垒。

这不是简单的修个炮楼。

他们把整个山头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杀戮机器。山顶是核心碉堡,往下是层层叠叠的围墙、壕沟。壕沟外面,撒满了淬了毒的铁蒺藜。整个防御体系,就像一个长满毒刺的刺猬,任何从山下发起的进攻,都要先在火力网里被扒掉一层皮。

这颗钉子,日本人钉得很深,很毒。

他们的算盘打得很清楚:用望城岗这个支点,死死压制巢南山区的抗日力量,同时给他们盘踞的巢县县城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屏障。

这颗钉子,就是悬在巢湖人民头顶的一把刀。

时间到了1945年8月。

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战争末日的气息,日本的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但望城岗的日伪军,像是一群被世界遗忘的疯子,依旧在顽抗。他们似乎觉得,只要这座堡垒还在,就能继续做他们的“主人”。

对于这种冥顽不灵,唯一的回答就是炮火。

新四军七师代师长谭希林,把目光锁定在了这颗钉子上。

不拔掉它,解放巢县就是一句空话。不拔掉它,巢南的乡亲们就一天不得安宁。

8月10日,命令下达。

新四军七师五十六团等部,像一把烧红的铁钳,从四面八方夹向了望城岗。

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守军凭借着经营多年的工事,疯狂地倾泻着火力。

但他们面对的,是一支憋着一股劲儿的部队。这股劲,来自于多年的压抑,来自于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更来自于对侵略者彻骨的仇恨。

战斗从10号打到12号,整整三天三夜。

炮火几乎把山顶的土都犁了一遍,喊杀声震天动地。最终,新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全歼守敌和前来增援的敌人共800多人。

缴获的武器堆成小山:轻重机枪30多挺,步枪400多支。

望城岗这颗毒牙,被连根拔起。

战争结束后,这片浸透了鲜血的土地,沉寂了很多年。

人们路过这里,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炮声。

一个问题摆在了后人面前:如何纪念这场胜利?如何告慰那些牺牲的英灵?

答案在1981年揭晓。

原巢县政府做了一个决定,将县城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搬迁到这里。

这片曾经的杀戮战场,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南山烈士陵园。

这个决定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权力逻辑:

一场战争的终极胜利,不只是消灭敌人,更是要彻底覆盖、改写敌人留下的痕迹。你在这里建堡垒是为了镇压,我偏要在这里建陵园来缅怀;你用它来彰显武力,我用它来传承精神。

这才是最彻底的胜利。

陵园建成后,苍松翠柏取代了铁丝网,庄严肃穆取代了炮火硝烟。

在陵园的正上方,一座纪念碑拔地而起。

它的高度,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19.49米。

为什么是19.49米?

这绝不是一个巧合。它是在用一种无声但极为有力的方式宣告:1945年在望城岗的这场血战,它不是一场孤立的战斗,它的精神终点,指向的是1949年那个开天辟地的时刻。

每一个在这里倒下的战士,他们流的血,都汇入了创建新中国的那条大河。

从一个杀人堡垒,到一个纪念英雄的圣地。

望城岗这块60米高的土地,它的物理形态没有变,但它的灵魂,被彻底重塑了。

这才是历史的真正逻辑:权力不仅在于占领一块土地,更在于定义这块土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