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钥匙”易主,乌军遭遇战略级溃败2025年7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宣布:俄军已完全控制顿涅茨克重镇恰索夫亚尔!
这座仅1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让俄乌两军血战16个月,消耗炮弹百万发、死伤过万。
如今整座城化为废墟,俄军伞兵在焦黑的市政厅升起三色旗,宣告乌军东部防线的核心堡垒彻底崩塌。
恰索夫亚尔为何如此重要? 它坐拥顿巴斯制高点,海拔超150米,向东可压制巴赫穆特,向西可炮轰斯拉维扬斯克河谷。
乌军在此经营十年,将化工厂、居民楼改造成三层防御工事,地下挖了10公里地道网,自称“东方堡垒”。
俄军拿下它,等于把大炮架到了乌军最后防线的头顶!
战役始于2024年4月。俄军第98空降师敢死队刚突入城东,就撞上“死亡陷阱”:乌军把耐火材料厂的窗户全改成机枪巢,每栋楼埋伏着狙击手。
俄军喷火兵顶着炮火清剿,三天才推进300米,排雷300多枚。 士兵伊万回忆:“满地是反坦克地雷,战友踩中后只剩半截身子。 ”
真正的炼狱在运河区。 北顿涅茨运河把城劈成两半,乌军在东岸筑起三道混凝土墙,俄军强攻三个月仍被挡在河边。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8月——俄军侦察兵发现西岸有条恶臭的排污沟,敢死队裹着防水布爬过臭水沟,天亮时竟出现在乌军指挥部背后!
这招“奇袭”直接打崩两个连的守军,乌军防线开始瓦解。
西区的战斗更血腥。乌军把医院改成要塞,地下室藏反坦克导弹,楼顶蹲狙击手。
俄军发明“拆楼战术”:先用温压弹炸穿屋顶,再用无人机丢侦察球探路,最后喷火兵逐层清理。 一栋7层居民楼能打三天,墙缝里糊满血肉。
最惨烈时,俄军敢死队伤亡率超40%,许多连队拼到只剩一半人。
乌军本有机会翻盘,却犯下致命错误! 2024年秋,为支援库尔斯克战役,乌军将恰索夫亚尔守备主力第36机步旅紧急调走。
防线瞬间空虚,俄军立刻增援两个步兵旅,猛攻乌军接合部。 一名被俘乌军哭诉:“我们只剩民兵和老头兵,弹药箱都搬不动。 ”
更绝望的是补给断绝。 俄军掐住T-0504公路,乌军70%物资被炮火拦截。 士兵们在地窖里啃过期罐头,五个月没换防。
2025年5月,南部森林的指挥所遭“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摧毁,传出一名北约教官被炸死。 残存的乌军崩溃高喊:“我们被出卖了! ”
恰索夫亚尔陷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俄军立刻兵分三路:南线沿N32公路扑向康斯坦丁诺夫卡,前锋距城仅5公里。
这里是乌军最后补给枢纽,守军竟是臭名昭著的“亚速营”。 俄军放话要“全歼纳粹”,乌军急调第19军增援;
西南线敢死队突入60公里外的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市中心。 这座焦煤基地一旦失守,顿巴斯乌军将彻底断粮;
火力覆盖区中,俄军在恰索夫亚尔废墟架起“动物园-1”雷达,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的火车刚出站就被精准炮击。
苏-34轰炸机挂载FAB-1500巨弹,把克拉马托尔斯克工厂炸成月球表面。
硝烟散尽后,恰索夫亚尔只剩残酷数据:乌军损失7500人、11辆坦克、160门火炮,最精锐的第93、67旅被打残;
俄军未公布伤亡,但敢死队减员四成,空降兵98师用血肉铺平攻城路;
1.2万人的城市变成“零存活建筑区”,唯一完好的顿巴斯化肥厂冷却塔上,俄军标语在冒烟:“下一个是基辅”。
运河漂着浮尸,街道堆满烧焦的装甲车残骸。
一名乌军俘虏呆望废墟喃喃:“我们守了500天,可高地丢了,顿巴斯完了……”远处,俄军坦克正碾压着碎砖向西挺进,扬起的粉尘遮住了血色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