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场上11次出手全部投丢,球队还落后着十几分,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罪人”?
开拓者的阿夫迪亚估计就是这么想的。
对阵联盟第一的雷霆,前三节打完,他的数据栏上写着一个大大的“0”,11投0中,简直就是场上“卧底”。
主场球迷估计都快把手里的爆米花捏碎了,心想这哥们儿是雷霆派来的吧?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罪人”,在最后一节突然“诈尸”了。
他一个人哐哐哐砍下11分,还送出好几次关键助攻,全场下来,数据变成了惊人的26分、10个篮板、9次助攻,就差一个助攻就是三双。
从“卧底”到“战神”,这转变也太快了,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那场面叫一个惨不忍睹。
雷霆队那帮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手感滚烫。
他们的当家球星亚历山大,突破起来就像一阵风,谁也拦不住。
还有那个维金斯,三分线外跟装了瞄准镜一样,一节就扔进去4个。
第一节打完,开拓者输了整整20分。
当时看直播的很多人估计都换台了,觉得这比赛已经花了,没啥悬念。开拓者主场跟图书馆似的,鸦雀无声,只有偶尔几次扣篮才能让大家稍微喘口气。
那感觉,就好像一个职业拳王在吊打一个业余爱好者,毫无还手之力。雷霆那边的亚历山海外号“SGA”,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就在这个赛季,他可是MVP的热门人选,最后也进了赛季最佳阵容一阵他整个赛季有51场比赛得分超过30分,全联盟第一。
所以他这场拿35分,一点都不奇怪,这本就是他的正常操作。
但篮球这玩意儿,有时候一个人再厉害也没用。
从第二节开始,场上的风向就变了。
开拓者这边突然下起了“三分雨”,夏普、里斯、霍勒迪这几个小年轻,在外线轮番开火,你一个我一个,投得雷霆队有点懵。
分差一点一点被追回来,主场球迷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当然,雷霆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毕竟是联盟第一,调整能力还是有的。
他们加强了防守,试图把比赛节奏重新掌控在自己手里。整个第三节,两边就跟摔跤一样,你来我往,谁也占不到太大便宜。分差一直在10分以内徘徊,比赛的悬念又回来了。
这时候就得说说阿夫迪亚了。
他前面打得那么烂,按理说教练早就该把他换下去了可教练愣是把他留在了场上。
有运动心理学的专家说,顶尖运动员有一种能力,叫“抗压性”,就是能在巨大压力下保持专注,甚至爆发出更强的能量。
阿夫迪亚显然就是这种人。他虽然投篮不进,但没放弃,不停地冲击内线造犯规,靠着罚球给自己找感觉。
他全场罚球一个没丢,这心态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等到第四节,他终于找到了手感,那两记关键的三分,简直就是往雷霆心口上插刀子。
更重要的是,他不光自己得分,还不停地给队友创造机会。
那9次助攻,每一次都价值千金。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不是“罪人”,我是来拯救球队的。这种从深渊爬回顶峰的戏码,实在是太燃了。
场边还坐着一个咱们中国球迷很关心的人,杨瀚森。这小伙子在国内CBA可是拿了大奖的,“最佳新秀”和“最佳防守球员”,前途一片光明。
赛季一结束,他就报名参加NBA选秀了,很多人都盼着他能成为下一个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可惜这场比赛,他连一分钟上场时间都没捞到,全程都在板凳上看着。
看着场上那些跟他年龄差不多的球员在拼杀,看着阿夫迪亚上演惊天逆转,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滋味。NBA这个舞台,天赋固然重要,但机会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可能更关键。
这场逆转,背后其实藏着很多门道。
开拓者全场扔进了19个三分,罚球更是30罚全中,这种命中率简直吓人。
这说明他们平时训练有多刻苦。而雷霆呢,领先多了就有点飘,防守强度一下降,就被人家抓住了机会。
很多强队都容易犯这个毛病,总觉得稳了,结果一不留神就翻车了。
而且,开拓者这赛季其实是在重建。
他们把之前的当家球星利拉德送走了,换来了一堆年轻人,核心就是去年的探花秀亨德森。
对于这样一支年轻的球队来说,赢一场常规赛可能不算什么,但用这种方式掀翻联盟第一,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场比赛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悲情,有小人物的绝地反击,也有天才少年的默默观望。
它告诉我们,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只要终场哨声还没响,一切就皆有可能。
篮球场如此,生活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前三节11投0中的窘境,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去投出第12次。
这场胜利之后,开拓者的更衣室里应该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