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从民国海空军,看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

点击次数:196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26 01:49:46
从民国海空军,看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 被误解的 “少爷” 与 “贵族” 在民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海军被称作 “少爷兵”,空军被唤为 “贵族兵”。初听之下,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群养尊处优、不谙战事的富家子弟形象,认为他们凭借家世混入军队,享受

从民国海空军,看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

被误解的 “少爷” 与 “贵族”

在民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海军被称作 “少爷兵”,空军被唤为 “贵族兵”。初听之下,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群养尊处优、不谙战事的富家子弟形象,认为他们凭借家世混入军队,享受着优渥待遇却难当大任 。毕竟,组建和维持海军与空军,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购买先进战舰、战机,建设配套设施,培养专业人才,样样都离不开雄厚的财力支撑,这使得投身这两个兵种的多为家境殷实者。可真实的他们,远非如此简单。

“少爷兵” 与 “贵族兵” 的由来

民国海军被称为 “少爷兵”,有着多方面的缘由。从历史发展来看,近代海军起源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北洋水师等,培养海军人才的各类水师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等,其学员选拔标准较高,普通家庭子弟难以企及 。学堂不仅要求学员有一定文化基础,还需具备良好身体素质,而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诸如航海、轮机等专业知识,学费与生活开销不菲,这使得家境贫寒者望而却步。进入民国后,海军发展虽艰难,但装备战舰、维护保养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依旧高昂,海军士兵尤其是军官,多出身于富裕家庭或官宦世家。例如民国海军中的闽系势力,众多将领出自福建的名门望族,家族的财力与人脉为他们投身海军并获得晋升提供了便利。

空军被称作 “贵族兵”,主要源于其极高的建设与运营成本 。飞机的购买、维护,机场的建设,以及飞行员的培养,每一项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民国时期,从国外购买一架先进战机,动辄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万银元,这对于财政本就紧张的政府来说,是一笔沉重负担。培养一名合格飞行员,要经历长时间专业培训,从基础的航空理论学习,到复杂的飞行技能训练,期间消耗的燃油、器械以及聘请专业教官等费用,都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当时的中央航空学校,学员大多是富家子弟、归国华侨或是名门之后,像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等,他们凭借家庭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得以进入航校学习 ,这也使得空军在人员构成上呈现出明显的 “贵族化” 特征。

悬殊实力下的英勇抗争

(一)海军:全军覆没的悲壮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民国海军面临着敌强我弱的悬殊局面 。当时的日本海军,经过长期发展,拥有众多先进战舰,舰队规模庞大,实力强劲。而民国海军,舰艇不仅数量稀少,大多还老旧落后,在吨位、火力、航速等关键指标上,与日本海军相差甚远 。

淞沪会战爆发后,民国海军毅然投身战斗 。为了阻挡日军舰队溯江而上,国民政府决定在江阴构筑阻塞线。海军将士们将陈旧的军舰、商轮以及装满石头沙子的木帆船凿沉,试图以此形成一道 “水上防线” 。1937 年 8 月 11 日,海军派 “甘露”“白皦”“青天” 3 艘测量舰,与 “绥宁”“威宁” 两艘炮舰溯江,将江阴下游各处的灯塔、灯标、灯船等航道标志逐一轰毁,让暗礁、险滩成为御敌的天然屏障 。当晚 10 时,海军司令陈绍宽亲率海军主力 “平海”“宁海” 及部分准备自沉的军舰顺江疾进,奔赴江阴。

战斗打响后,日军出动大量飞机对江阴的中国海军舰艇进行狂轰滥炸 。9 月 22 日和 23 日,战斗达到白热化。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动用航空母舰 “加贺” 号上 42 架飞机和岸基航空队 66 架飞机再次袭击江阴,重点围攻中国海军旗舰 “平海” 。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下令,“平海” 旗舰绝不能因为避免被敌作为重点轰炸目标而降下桅顶的司令旗,各舰艇也不能为了机动而驶向上游 。在这场血战中,“平海” 号击落 1 架、击伤 6 架敌机,但自身也遭受重创,共有 35 名将士伤亡,最终因弹药库被击穿,在江岸搁浅 。此后,“宁海”“中山” 等主力战舰也相继被击沉 。在持续的战斗中,民国海军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实力差距过大,几乎全军覆没 。

(二)空军:高战损的无畏

民国空军同样面临着严峻考验 。日本拥有先进的航空工业,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战机,飞行员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 。而民国空军,战机数量有限,性能上也处于劣势,飞行员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尽管如此,民国空军飞行员们毫不畏惧,在空中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

1937 年 8 月 14 日,“八一四” 笕桥空战爆发 。18 架日军轰炸机直奔杭州笕桥机场,企图摧毁中国空军的重要基地 。原笕桥航校教官、时任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航空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领团队 27 架战机起飞迎敌 。在激烈的空战中,高志航率先击落日军一架战斗机,极大地鼓舞了我方士气 。经过 4 个小时的拼死缠斗,中国空军以零伤亡的战绩击毁日机 6 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国民政府将这一天定为中国空军节,以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首胜 。

然而,在后续的空战中,中国空军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日军不断投入新的战机和兵力,中国空军常常需要以少敌多 。1937 年 11 月 12 日,高志航在河南周口机场遭日机扫射,中弹殉国 。“空军四大天王” 之一的刘粹刚,在 11 月率队支援晋北抗战时,返航途中飞机失事不幸牺牲 。乐以琴在 12 月 2 日的南京空战中,座机被击中,跳伞失事牺牲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超过 1200 架,自身也付出了 1000 余架的损失,约有 6000 余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牺牲 。他们以高战损比,诠释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

精神富矿:超越财富的力量

民国海空军这些所谓的 “少爷兵”“贵族兵”,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书写了真正的精神富有 。在他们身上,财富只是出身的偶然,而精神的富足才是贯穿一生的底色 。

陈怀民,这位出身优渥的年轻飞行员,便是典型代表 。1916 年,陈怀民出生在镇江市白莲巷 29 号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跟随父亲习武,少年时就常在武术大赛中夺冠 。在镇江城里的八叉巷省立实验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镇江中学,随后就读于常州工业专科学校 。1932 年 “一・二八” 淞沪抗战爆发,年仅 16 岁的陈怀民在父母的支持下投笔从戎,和上海一批爱国学生参加十九路军所编组的学生抗日义勇军,战斗在抵抗日寇侵略的第一线 。其间,他看到敌机对上海狂轰滥炸,建筑成片倒塌,群众死伤无数,切齿痛恨日本飞机灭绝人性的野蛮行径,同时又深感中国防空力量薄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他立志当一名空军飞行员,报效祖国,并将原名 “天民” 改为 “怀民” 。1933 年,陈怀民考取了杭州笕桥航空学校第五期 。经过三年严格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陈怀民各科成绩优异 。1936 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南昌空军教导大队任少尉本级队员,后调入空军第 4 大队 23 中队,任战斗机少尉主机驾驶员 。

1938 年 4 月 29 日,侵华日军海军航空兵佐世保航空队派出 36 架飞机空袭武汉,欲以空中大捷作为献给天皇生日 “天长节” 的寿礼 。陈怀民奉命与战友们驾机迎敌,在武汉上空展开短兵相接的鏖战 。激战中他击伤一架日机后,被 5 架日机团团包围 。在日机连续攻击中,陈怀民的机身受伤,飞机逐渐失去平衡 。生死瞬间,他放弃跳伞求生,转而驾机撞向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 22 岁 。他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祖国的忠诚,展现出无畏生死的爱国精神 。

萨师俊,出身福州当地八大望族之一的雁门萨氏家族,叔父是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 。1938 年 10 月 24 日上午约 11 时,萨师俊所率的 “中山” 舰在金口赤矶山附近遭遇六架日军轰炸机攻击 。面对强大的敌人,萨师俊率领全舰官兵英勇反击,高射炮一发接一发地向敌机猛烈开火 。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舰艇逐渐不支 。“中山” 舰在与敌机厮杀 1 个多小时后,锅炉舱舱舷钢板被炸坏,舱室进水舰艇失去动力;舰首高射炮被毁,11 人当场牺牲,萨师俊双腿被炸断;后高射炮因发炮过多,炮门及炮膛受水沙及火炮瓦斯卡塞不灵,无法发射炮弹 。战舰即将沉没之时,萨师俊见此情形,命令官兵立即离开,而他坚持留在舰上,他眼含热泪,沉重地说:“中山舰是国父的座舰,我不能放弃这艘象征革命的战舰,我是舰长,舰长必与舰共存亡 。” 后来他虽被官兵强行抬上舢板,但终究未能挡住敌人的枪弹,不幸壮烈殉国,时年 43 岁 。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对军人职责的坚守,彰显出令人敬仰的精神境界 。

今昔对比:精神传承的思考

反观当下,部分富二代官二代的负面形象不时见诸报端,与民国时期海空军 “少爷兵”“贵族兵” 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爸是李刚” 事件中,李启铭醉酒驾车撞人后,一句嚣张的话语,将 “官二代” 的负面形象推到公众视野 。还有扬州 “官二代” 黄宇,隐瞒已婚事实与 “富二代” 王燕茹交往 7 年,被发现后还对其拳脚相加,最终被王燕茹实名举报,父子二人因贪污受贿等罪行入狱 。这些负面事件,让人们对富二代官二代群体产生了不少负面看法 。

然而,民国海空军那些真正的 “贵族”,用生命诠释了精神富有的内涵 。他们的爱国精神、担当意识和无私奉献,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在新时代,我们应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无论是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都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担当和奉献为准则,让这种超越财富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结语:精神之光,跨越时代

民国时期海空军 “少爷兵”“贵族兵” 的故事,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他们以血肉之躯,在悬殊的实力差距下,为国家和民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防线 。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新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让这种宝贵的精神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