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日本对外政策突变,5名候选人一致,要拿120万在日华人开刀?

点击次数:194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10 23:54:07
如果你最近关注日本的新闻,肯定会发现那边的政治圈最近闹得沸沸扬扬。 眼看着自民党总裁选举就要开打,几位候选人突然像约好了似的,轮番把矛头指向了在日外国人,尤其是已经在日本扎根很多年的华人。 什么“要加大对外国人的管理力度”“非法滞留要零容忍

如果你最近关注日本的新闻,肯定会发现那边的政治圈最近闹得沸沸扬扬。

眼看着自民党总裁选举就要开打,几位候选人突然像约好了似的,轮番把矛头指向了在日外国人,尤其是已经在日本扎根很多年的华人。

什么“要加大对外国人的管理力度”“非法滞留要零容忍”“限制外国人买房”,各种说法接连冒出来,给人一种外来人口马上就要把日本社会挤爆的错觉。

其实没多久前,政府刚刚敲定新规:从2027年4月开始,如果有永住资格的外国人被认定“恶意”不缴税或者不交社保,永住权就直接收回。

乍一听,这似乎是为日本社会“把关”,但背后的逻辑真就这么简单么?政客们突然集体转向,是民意真的变了,还是他们在打选举算盘?

要说事情的根子,得追溯到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在好几个关键席位上失利,输得有点蒙。原来,这些票都被一个新冒出来的“参政党”抢走了。

说白了,这个党靠喊“日本人优先”这种大白话,直接戳中了不少人心里那点不安。这几年日本经济压力没缓过来,物价涨、就业难,很多老百姓心头堵得慌,对啥都不满意。

参政党把问题都推到“外国人头上”,不少选民就觉得有了发泄口。

这个党一口气拿下15个席位,给自民党敲了警钟。结果很快,几位想当首相的人就都开始在“对外国人强硬”这条路上比赛,看谁表态更激进,谁就有可能更受欢迎。

有候选人甚至拿网络上一段外国游客在奈良踢鹿的视频说事,非得把外国人描绘成“文化破坏者”。

奈良县后来查了,根本没这种大规模现象,但这些情绪化的说法一旦被带起来,想澄清就难了。

还有人喊着“非法外国人一定要清零”,有人干脆说要把外国人限制在一定数量以内,甚至“建立不依赖外国人的社会”。听起来,日本好像马上就要被外来人口“攻陷”一样。

可要是翻翻日本官方的数据,外国人犯罪率根本没增加,非法滞留人数反而降到历史最低。而且现在在日本的外国人总数只有380万,占全国人口3%。

在东京、大阪这些大城市里占比高点,但这些人分布在各行各业,是日本社会离不开的劳动力。尤其是华人,差不多120万,是最大的在日外国人群体。

很多人已经在日本打拼了大半辈子,孩子也是在日本出生,读的日本学校。

但现在,华人成了风向突变下最尴尬的群体。大家本来以为在这里安居乐业,结果突然成了政治话题的靶子。

比如那个2027年起实施的政策,说“恶意不纳税”就要被取消永住权,可“恶意”怎么界定,谁说了算?有没有申诉的渠道?这些都模棱两可。

真要落到地方政府或者移民局操作,难免出乱子或者选择性执法。

不仅如此,网上排外的声音也多起来了。有人鼓吹“外国人享受太多优待”,甚至有极端分子煽动对华人或者库尔德人的仇恨。

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都多次发声明,让华人注意安全,因为现实中已经发生过几起华人被袭击的恶性事件。

政客们越是高调表态,对华人来说压力就越大。唯一有点不同声音的是小泉进次郎,他倒是说要搞个更完善的外国人管理体系,让大家能正常生活。

还有立宪民主党,主张“共生”立法,想让语言教育和文化融合更到位。但现在舆论场上,谁温和谁就被淹没,只有“更狠”才抢镜头。

其实日本少子化、老龄化比谁都严重。去年新生儿才77万,老年人占比快30%,没有年轻人干活,谁来扛起社会?说白了,很多底层工作全靠外国人撑着。

从养老院到快递站、便利店,这些岗位要是没了外国人,谁来做?

但政客为了拉票,硬把外国人说成“入侵者”,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更讽刺的是,官方一边想引进高端外国人才,特别是中国来的高学历年轻人,民间却排斥得厉害。

一份调查甚至显示,绝大多数日本人不愿意让中国人长期留在日本。这种矛盾,说穿了是社会焦虑的投射。

与此同时,随着中日关系时紧时松,国内一些人对华人的敌意也更容易被点燃。明年又逢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国内右翼可能会借机炒作民族情绪,逼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更强硬。

对于华人来说,政策一旦变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签证难办、永住权被收回,甚至被迫回国。

这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原本在日本打拼多年的努力一下子归零。孩子要适应全新环境,语言都成问题。虽然中国肯定愿意接纳这些同胞,但让一家人重新开始,谈何容易?

五天后,日本新首相就要出炉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外国人政策只会更严,对在日华人来说,这几天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不管是咬牙留下来,还是回到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祖国,选择都不容易。

看似只是日本政坛的一场“右转”,其实已深深影响到在日华人的生活与命运。对他们来说,这次选举绝不是“隔岸观火”,而是一场风暴来临前的宁静。

未来怎么走,没人能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