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巨额订单达成,普京欣然承诺:将为中国提供优惠价,低于欧洲水平

点击次数:115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0 23:39:36
这次总算搞定啦!9月2日那天,中俄两国家在“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上签了个备忘录,谈了好几年的大协议终于落实了。 俄方高层情绪那叫一个激动,简直快要从屏幕里溢出来了,连普京都表态说要为中方争取“合理的价格”,还特意强调“不像欧洲那

这次总算搞定啦!9月2日那天,中俄两国家在“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上签了个备忘录,谈了好几年的大协议终于落实了。

俄方高层情绪那叫一个激动,简直快要从屏幕里溢出来了,连普京都表态说要为中方争取“合理的价格”,还特意强调“不像欧洲那样”。

听着这话,挺有趣的,是不是打算跟欧洲那帮客户划个清楚了?

提到这个“西伯利亚力量-2”,那可是个老掉牙的项目了。早在2006年,俄方就开始跟中方唠唠叨叨这个事儿,准备搞两条油气管道,一条东线一条西线。

东线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早在2019年就正式开通,每年能输送大概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那条“西伯利亚力量-2”,就是西线的那条,还一直在那儿磨蹭,折腾了十几年了,没个结果。

为什么之前没搞定呢?其实挺简单的,主要是中方根本不着急。

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嘛,讲究的就是“多元化”,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俄罗斯外,咱们还从土库曼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进口天然气,渠道可不少。

因此呢,之前俄方想催促的时候,中方表现得挺淡定,不慌不忙,既没急着答应,也没马上拒绝,反而还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砍价,还是得再观察观察。

不过,现在局势发生了大变化。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跟俄罗斯的能源关系直接乱套了。从今年1月1号开始,俄方彻底停止了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气,欧洲的“俄气时代”可以说彻底结束了。虽然欧洲挺难堪,但俄方也真是坐不住了,得赶紧找个新的出口市场。

而咱们中国这边啊,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也逐渐提高。既然俄方那么着急推销,价格也挺诱人,咱们为什么不趁机接盘呢?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得啊?

照合同说,这条管道建成后,每年能从蒙古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到中方,合同期限是30年。再加上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俄对华的天然气年出口总量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

1000亿立方米,这可是个挺大的数字,基本上等于之前“北溪”管道的总输气量啊!

说到价格,普京一不做二不休,直截了当地宣布:对华的天然气价会“低于欧洲客户”。早些年,欧洲用户买俄气那是真贵,经常被政治因素牵着鼻子涨价。如今,欧洲方面不再要这份儿了,中方反倒捡到个大便宜。

专家算过账,全球天然气市场一直有个“亚洲溢价”的坑,就是亚洲买天然气比欧美要贵不少。不过,这回情况不一样了,为了拓展亚洲市场,俄方硬是给出了比欧洲还低的价格。真是生动地体现出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啊!

这条管道还得经过蒙古,蒙古当然也盼着分点利益。过境费、就业岗位、能源供应,对蒙古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两年,蒙古的外交策略有点摇摆。一方面想着从中俄能源合作中分点好处,另一方面又和美国保持着暧昧关系。之前,蒙古总理还专门跑到华盛顿,签了个“开放天空”协议,还聊起了稀土合作。这种既想借力又不放手的态度,能让中俄彻底放心吗?

看起来,蒙古大概是想通了吧。毕竟地理位置就摆在那里,被中俄圈在中间,要想过得顺溜,还是得依靠这两个邻居。和远在天边的美方打交道,这能吃饱饭吗?能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吗?

这个协议的签署,绝不仅仅是一桩能源交易那么简单。

对俄方来说,这算得上是“向东看”战略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欧洲市场没了,俄国得另谋出路,要找到新的经济引擎。这条管道不仅能带来资金,还能促进俄远东地区的繁荣,为钢铁企业和承包商们带来订单。更关乎的是,这意味着俄方与西方关系的彻底变化。

对中方来说,这不仅确保了能源的稳定供应,还拿到了优惠的价格,还能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同时,这也是中俄在能源方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一个体现。

在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范围内,这个工程的意义变得更为重大。它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的格局,打破了西方在能源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欧洲没了廉价的俄气,只能转向更贵的美方液化天然气,真是没办法。而咱们中国拿到的价格却更划算,这差距一看就特别明显。

中俄能源关系越发紧密,美方怎么能坐视不管呢?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估计会使点绊子、制造点麻烦啥的。

以前美方一直想办法阻挠中俄的能源合作,各种制裁威胁也是频频出手。不过实际情况咋样?中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完全有底气和实力不理他们,不搭理他们也不是拿他们当回事。

而且,说到底,中方对能源保障的需求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不能因为美方不高兴,就把天然气给扔掉了吧?那不是脑袋被门夹了吧?

再说了,现在国际局势那么混乱,多开几条能源供应线对哪个国家都算是个明智之举。把能源安全全压在某一个渠道上,那可真是拼命作死啦!

其实,这笔交易对各方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简直是双赢局面。

中方得到了稳定且划算的天然气供应,俄方则开启了新的销售渠道和资金来源,就连蒙古也能通过过境赚点好处。这才是真正的合作共赢啊,至于美西方的想法咋样呢?之前要搞制裁的也只能是他们,结果是自食其果,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