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深夜,乌克兰敖德萨州突然传来爆炸声——5架俄罗斯“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扑向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的油库。 火光冲天中,柴油管道炸裂,4名员工重伤倒地。
这已是两周内俄罗斯第二次袭击阿塞拜疆在乌能源设施:6月28日,输送阿塞拜疆天然气的跨巴尔干管道关键枢纽奥尔利夫卡配气站刚被导弹摧毁。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的怒火在48小时内烧到了外交前线。 8月10日,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通话,双方一致谴责俄罗斯“蓄意针对阿塞拜疆利益”。
巴库高层通过亲政府媒体Caliber.Az放风:若俄军继续炸下去,阿塞拜疆将解除对乌克兰的武器禁运,炮弹和弹药随时运往基辅。
阿塞拜疆早已悄悄布局军援链条:一家新建的炮弹工厂设备全部到位,部分产能明确标注“供应乌克兰”。
更关键的是,阿塞拜疆手握欧洲能源命门——其天然气占欧盟需求的15%,去年正是趁着俄罗斯能源被制裁,迅速抢占欧洲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俄罗斯袭击输气枢纽,直接掐断了阿塞拜疆的财路。
2024年12月,俄军导弹误击阿塞拜疆客机致38人死亡却拒绝赔偿;2025年6月,俄安全部队在叶卡捷琳堡当街逮捕阿塞拜疆裔公民;7月初,俄高官梅德韦杰夫甚至对阿塞拜疆挥舞核大棒,叫嚣“核武器需要透透气”。
阿塞拜疆的反击又狠又准:扣押俄罗斯过境能源管道,勒令俄企一次性支付54亿美元过境费,甚至放风允许北约在高加索设基地。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16个月前,阿利耶夫还向莫斯科保证“绝不军援乌克兰”。 如今立场逆转,背后是土耳其的撑腰和西方的推手。
土耳其已将驻阿塞拜疆战机从48架增至74架;美国撮合下的阿亚和解协议,更让阿塞拜疆甩开俄罗斯掌控。 俄专家扎图林嘲讽阿塞拜疆“表面友好背后捅刀”,却避谈俄军为何专挑阿国设施轰炸。
“你们军事工业有啥成就? 连炮弹都靠进口! ”亲俄博主“肥鹅”翻起旧账:第二次纳卡战争时,以色列运输机曾密集降落巴库送武器,如今阿塞拜疆若援乌,“俄罗斯正好整顿阿企在俄市场”。 更毒舌的是揭短原油质量——罗马尼亚因阿塞拜疆原油氯化物超标腐蚀设备,全国紧急停购,欧洲买家避之不及。
泽连斯基看准时机拉拢阿塞拜疆。 他公开支持阿领土完整,300多名乌克兰儿童被接到里海沿岸疗养,4000万美元人道援助和能源设备持续输送。
而阿塞拜疆民众正把乌克兰视为“抗俄符号”,社交媒体热传“俄军对待移民和乌平民同样残忍”。眼下,阿塞拜疆的武器禁运红线就摆在莫斯科面前。 俄军若再炸一次油库,巴库的炮弹或将呼啸着飞向乌克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