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胡歌张颂文联手?60位戏骨加盟!央视短剧竟敢这么拍?

点击次数:107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9-11 11:02:08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整整60位实力派演员挤在一部24集的短剧里,胡歌、张颂文、雷佳音、宋佳、闫妮这些平常单独扛剧的大咖,这次全都聚在了《奇迹》里。 这阵容豪华得不像话,网友直接调侃这是“内娱演技天花板”来搞团建了! 更想不到的是,央视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整整60位实力派演员挤在一部24集的短剧里,胡歌、张颂文、雷佳音、宋佳、闫妮这些平常单独扛剧的大咖,这次全都聚在了《奇迹》里。

这阵容豪华得不像话,网友直接调侃这是“内娱演技天花板”来搞团建了!

更想不到的是,央视居然用拍正剧的班底搞起了每集只有15分钟的短剧,这简直是要卷死同行啊!

《奇迹》的演员名单读起来就像一份国内演技派的荣誉名单。

胡歌、张颂文、雷佳音这三位当下最火的男演员齐聚,光是他们仨的同台就足够让观众期待值拉满了。

胡歌这次突破古装舒适区,扮演时代的弄潮儿;张颂文则继续发挥他那种“连鱼尾纹都会演戏”的神级演技;雷佳音更是央视近年来的宠儿,他的表演总能让人感觉真实自然。

女演员方面更是星光璀璨。 宋佳、闫妮、童瑶这几位视后级人物全员到位。

闫妮在剧中饰演华强北的“跑楼女王”范姐,从戏曲名伶转型为电子产品江湖的女强人,光是这个角色设定就很有看头。

除了这些大咖,还有白宇、王骁、郭京飞、张云龙、胡杏儿、金世佳等众多观众熟悉的面孔。

这样的阵容,平常任何一位都是妥妥的主角,如今却甘愿在这部短剧中出演单元故事,确实罕见。

《奇迹》最突破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了单元剧的形式。

整部剧共24集,每集只有15分钟27,却要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对编剧和导演都是极大的挑战。

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比如《牛牛》单元讲述援藏干部张招远(胡歌饰)在西藏推广“牦牛险”并救助牦牛的经历;《AI时代》讲述技术创业者雷星星利用人工智能创业的故事;《城的琴》则聚焦建筑工人家庭三代人与深圳国贸大厦的奋斗史。

这种“短片合集”的结构2打破了传统国产剧的叙事模式,节奏明快,没有注水情节。

很多观众受够了国产剧为凑集数而添加无关紧要的副线,对这种短小精悍的形式特别欢迎。

总导演沈严曾执导《我的前半生》《天才基本法》等爆款剧,特别擅长讲述都市故事和刻画人物群像。

他领衔的团队确保了剧集的质量堪比电影级别。

《奇迹》的创作根基来自于真实。 作为总台与深圳宣传部联合打造的剧集,该剧以绝对真实的态度讲述深圳故事。

制作团队下了狠功夫,深入深圳街头巷尾,走访了近百位特区亲历者。

从渔民村到华强北,从前海到光明科学城,用镜头记录城市与人的共生共荣。

更值得一提的是,剧方开启了全球范围的故事征集活动,从深圳45年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关注者那里收集素材。

最终收到了超1000篇故事投稿,从中筛选出十几个进行拍摄。

这种“三重共创”机制,央媒与地方媒体联动、专业创作团队联名合作、面向大众广泛征集故事素材,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剧中每个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比如华强北“跑楼女王”、外卖“接单女王”、红树林生态“守护者”等,这些都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真实奋斗者。

2025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27,《奇迹》作为献礼作品应运而生。 该剧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深圳这座奇迹之城45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及其未来的无限可能。

剧中故事涵盖了电子产业、生态保护、外卖行业等多个领域2,全方位呈现深圳的变迁。 比如《红树流年》单元展现深圳的生态之美,讲述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深夜排档》单元讲述因见义勇为结缘的故事,在烟火气中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善良。

《奇迹》通过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展现深圳人用奋斗与汗水书写的时代篇章。

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深圳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这也是该剧能够引发广泛共鸣的原因。

央视一直以来都是品质剧集的保证,但这次直接下场做短剧,还是让人有点意外。 《奇迹》可以说是央视对当下火爆的短剧市场的一次高质量介入。

短剧市场虽然火爆,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制作粗糙、演技尴尬等问题一直存在。 《奇迹》用正剧班底拍短剧,直接拉高了行业天花板,网友调侃这是要“卷翻短剧赛道”。

央视一套黄金档和腾讯视频的全网独播1,也体现了平台对这部剧的重视。

这种播出安排既照顾了传统电视观众,又吸引了年轻网络用户,最大化地覆盖了不同群体的观看需求。

《奇迹》的出现,无疑给短剧市场树立了新标杆,让大家看到了短剧也能有深度、有质感,也能邀请到影帝影后级别的演员来演绎。 这可能引领一波短剧精品化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