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丞磊从一个不被关注的群演,到今天能独自扛起一部长剧一番男主,这一路,走得不容易。不过正因为有了这份不容易,才让他的成功更加值得点赞。
提到丞磊,很多人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但一想到《虚颜》和萧寒声,脑海里仿佛就有画面了。从短剧崛起到今天长剧男主的身份认证,丞磊的名字逐渐出圈,难得的是,他不仅靠角色吸粉,更在被黑的路上凭实力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用演技、作品和对职业的坚持,干净利落地把“黑子”都“怼”得哑口无言。倘若用一句话总结他的人生,应该是坚持过,遭遇过,也见过低谷,但依然在坚持的路上搞出了一片色彩。
事实上,丞磊的一个共性就是“不抛弃”,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被他赋予独特的表现力。比方说宫尚角的一个眼神,直接让观众心跳加速;到萧寒声的印象塑造,让人一提短剧就习惯性和他挂钩;就连《颜心记》中本不太讨喜的角色,也被丞磊靠一身幽默天赋扭转了观众的偏见。一句话,丞磊的戏不怕争议,反而适合在质疑声中站起来,这种“越挫越勇”的狠劲才是他身上的最大亮点。
不过说实话,很多演员都期待一部爆款,但又有多少人能像丞磊一样,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在没有热门IP、没有流量明星坐镇、甚至连宣传都简陋的情况下,还能一个人扛起一部电影的票房,这种魄力和能力实属难得。那些年丞磊拍短剧的日子,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个“短剧演员”,上不了台面,可他偏不信这个邪。从多个短剧年冠,到大爆眼神出圈,再到如今首部长剧收视率登顶,他用实力一手打碎了一切“职场隐形天花板”的说法。
说到这里,脑子里冒出一个很接地气的比喻如果娱乐圈是一场综艺节目,那不让丞磊当常驻嘉宾就有点亏了。短剧时期的他就是“小透明”,出了名的努力。到了长剧阶段,他则用演员的本职淌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宽广戏路。从民国剧中的“高岭”高干,霸道款式看得观众直呼“爱了”;到血池鬼王硬撑脚步,在海外市场一举夺得八国榜单,这些角色被塑造出各自的光彩,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这哥们不简单!
就连“客串”搞笑的角色也能打得观众措手不及,凭借演技挑大梁的同时又能完美地与剧中搭配人物形成低开高走的反差萌,这智商,从硬核到浪漫的各种风格都能驾驭。这种能力,不是“被上天眷顾”的天赋演员,而是从技巧到思考、从汗水到体验,一点一滴积累沉淀出来的,他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几分独属于丞磊的生命力,一个演员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程度的负责了。
说到这,你以为丞磊的高光只属于国内吗?人家早就迈过国门了。光是《与晋长安》,就能在零宣发的情况下打响名头,还轰动了八国榜单,拿下“海外顶流”的桂冠。单人怀揣三角角色,用多重身份让国际观众一口气记住了这个男人。可以说他的今天,花掉了太多汗水,但汗水终究是最厉害的化肥,培养起了很多人仰望的事业。
用丞磊自己的故事作为参照,放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一直藏着深刻的启发——每一次选择都会有成败,但所有值得被记住的人,都一定付出了超越平常的努力。在这个眼花缭乱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总是热爱谈论成功,却常常忘了,它往往是从无数失败中挣扎生来的。坚持,笨拙,但笃定,就像他演的每一个角色有血有肉一样,每一步努力也都在帮助他拓宽自己的世界边界。
扛住非议,在自己的节奏里,走得稳,也走得远。丞磊成为了第一部长剧的一番男主,这或许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但更宝贵的是,他始终没有被所有的标签框住没有被盛赞迷失方向。你说,这样的演员,是不是光是站在那里,就足够成为一种鼓舞?即便生活不易,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多点这种硬骨气,撑一会,再撑一会,等到属于我们的高光时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