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强大不是自己说的,是全世界都能看到的。作为一个还在发展的国家,中国一直很努力,也很谦虚,一直在进步。现在世界的经济情况变了,中国也成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每个中国人都能感觉到这种进步,也有很多真实的例子和数字可以证明。现在,越来越多外国的媒体也开始注意到中国,主动报道中国的强大。新加坡有一家报纸就发表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说出了关于中国制造的大实话。
新加坡的位置很特别,能同时观察东方和西方,所以他们的看法常常比较公正。他们不需要特意夸奖中国,也不需要批评西方国家。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态度,他们的报道才更有分量。他们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对中国现状最好的说明。《海峡时报》在报道里说,中国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再向世界证明自己了。这话如果是中国人自己说,可能有点自夸。但这是外面的人说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篇报道不是随便说说,它接着就指出了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进步很了不起,比如电池和电动汽车。确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快。现在不光是汽车公司在造车,连华为、小米这样的手机公司也加入了进来。
外国媒体感到惊讶很正常。因为就在不久以前,“中国制造”这个词还代表着便宜和质量不好。那时候,我们的技术没那么好,家家户户都喜欢买外国的东西,对国产货总是不太放心。还好,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比如今年上半年,新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就有五百多万辆,创造了新的记录。新加坡的记者用冷静又带点惊讶的语气描述着中国的变化,列出了真实的数据,让人感到骄傲。以前落后的中国制造,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甚至有人说出“中国不再需要证明自己”这样的话呢?
不止一家外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变好了。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吗?那时候我们很想向世界展示一个完美的中国。全国上下的精力都放在北京,每个细节都反复练习,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一些西方记者却开玩笑说:“中国办奥运会好像在参加一场全世界的考试。”这话虽然不好听,但也说出了一部分事实——那时候的我们,确实很想得到认可。
现在完全不同了。再拿体育比赛来说,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我们同样认真准备,全力以赴。但这一次,几乎所有外国媒体都在赞叹。另一家有影响力的报纸《联合早报》称赞说,现在的中国不再追求展示“完美”,而是更希望参与的人能感受到“真实”。无论是赛场上的智能机器人,还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手机支付,都让亲眼看到的外国记者慢慢改变了对中国的旧看法。《联合早报》也是新加坡的媒体,但它关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新闻,所以它的报道也很公平。
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大,不用自己一直说。如果你还需要证明自己,说明你还不够强。当你的强大已经成了事实,证明就多余了。当菜市场的大妈都在熟练地用二维码收款,当买菜的顾客都觉得这很平常的时候,这就是中国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实验室里的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国家的这种强大,变化很安静,但效果很实在。贵州新修好一座花江峡谷大桥,又一次让外国人感到震惊。美国一家电视台说,这座桥超过了美国的皇家峡谷大桥。另一家美国报纸直接说这是一个“工程奇迹”。
这种不加掩饰的夸奖,正说明了中国的实力。这种实力不光体现在大工程上,也藏在小事情里。新加坡媒体还很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变化:他们报道了中国直播带货的奇迹,在云南深山里刚采摘的菌子,不到两天就能出现在上海的餐桌上。又义乌物美价廉的小商品,通过网络就能卖到世界各地。这些外国记者没有只讲国家的大计划,而是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画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当一些西方媒体还在怀疑中国的数据是不是真的时,新加坡的记者已经算了一笔账。光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还有一篇报道统计,在中国的一个长假期间,全国的商店和餐馆生意都非常火爆。外国媒体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会有“黄金周”这样的假期。
这些外国媒体一直关注中国,也正说明了我们的成就确实让人惊讶。这一点,在不久前的一次阅兵式上也表现得很明显。当时每一位受邀的外国客人都感到非常震撼,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人都非常羡慕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和平发展上,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我们的强大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中国的强大是多方面的,近些年的快速成长,短时间里是说不完的。对中国放下偏见、越来越认可中国的外国媒体,也早就不是只有新加坡一家了。我们发展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但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别人自然会来关注你。作为中国人,当你回头看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中国的进步呢?你觉得我们还需要向外国证明什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