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械友医疗
文章来源:医药精英论坛,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你发现了吗?手术机器人赛道异常激烈,各家都在拼命推手术机器人,腔镜的、关节的、脊柱的······
但行业老大直觉医疗(Intuitive)不一样——它在英国雷丁搞了个超级培训中心,面积21,000平方英尺(约1,950平方米) !培训规模直接提升了三倍。
你一定好奇,达芬奇机器卖得好好的,为啥要花重金搞教育培训?这能直接变现吗?咱们细细聊一聊。
首先,直觉医疗为啥要建这么大的“培训中心”?
可能很多人觉得,直觉医疗有达芬奇机器人这张王牌,躺着卖机器就行了。但现实是,它另有打算。
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也有个共识:设备的最终价值,不取决于技术参数多漂亮,而取决于有多少医生能熟练、高效地用它完成手术。这个共识,正在驱动头部玩家的战略转向。
直觉医疗英国与爱尔兰副总裁David Marante说得很直白:“我们正致力于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微创的治疗机会。”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光把机器塞进医院没用,得让手术量跑起来,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背后的数据是:自2000年Lord Ara Darzi完成英国首例达芬奇手术以来,25年间,英国和爱尔兰已装机超过200套达芬奇系统,累计完成了超过30万例患者手术。这个手术量,真是没话说。
那么,这个培训中心到底在培训啥?
不是简单的操作培训,而是覆盖da Vinci 5、Xi、SP以及Ion系统的多型号、跨学科培训,领域横跨腔镜、泌尿外科、胸外科、呼吸介入。
这意味着,一个医生在这里,从经典腔镜到新兴呼吸介入的完整链路都学到。
这一步很聪明。
da Vinci 5 作为第五代系统,在手术操作反馈、能量控制和数据集成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更注重术者手感与系统稳定性的平衡。
而Ion 系统则以柔性机械臂与3D导航为核心,主要应用于肺部病变穿刺与微创诊断,这代表着直觉医疗从“腔镜机器人”向“介入机器人”的战略延展。
把这两者放在同一个培训平台上,本质上是在医生端提前构建一个“Intuitive生态”,让你学了A系统,会自然地倾向于采用B系统,极大增加了用户的切换成本和生态黏性。
官方数据是,这个中心能为成千上万名医生提供培训,规模较原有体系提升三倍。
根据公司披露,其全球职业教育项目已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认证,累计培训医生人数已超过8.9万人,仅英国和爱尔兰就有 1300余名 外科医生接受过官方培训。这在欧洲市场无疑是一次能力的巨大扩容。
这还没完!
直觉医疗是最早把教育系统化的。它的全球网络正在形成以荷兰、德国、西班牙为支点的培训与服务网络,英国新总部的落成使其欧洲教育体系正式形成闭环。这意味着,它不仅在卖设备,更在输出“标准”。
一旦医生的操作习惯、手术流程都被你定义,这个壁垒就高得吓人了。
对比一下其他厂家:
美敦力: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Hugo系列培训基地,强调模块化设备与多术式教学。
CMR Surgical:以“本地化合作”策略,在英国剑桥建立自有培训中心,强化Versius系统的市场黏性。
强生:其Ottava系统仍处于整合阶段,培训体系尚未全面落地。
看出来了吧?教育体系,正在从成本部门,变成战略部门,甚至是新的增长引擎了。
国产机器人厂家下一步怎么走?
结论很清晰:我们在经历了早期的技术追赶和产品落地后,下一阶段的竞争核心,必然是 “体系化能力”的建设。
咱们的设备性能在快速接近国际水平,但能不能也建立起一套让医院和医生信赖的、系统化的培训网络?能不能不只是卖出一台设备,而是输出一套可复制、可评估、能提升医院整体外科水平的手术解决方案。
总结:
想超越达芬奇是不太可能了,我们可以借鉴达芬奇的一部分路,逐步让产品更优化,服务、培训体系更完善,在政策加持下,我们一定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械友医疗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找产品、对需求,来械友医疗,助你抢占医械市场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