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证指数冲破3600点,创新药相关的公告持续表现抢眼,公募医药基金的领头羊葛兰再次宣布限购措施。
上次葛兰说要限购,还得追溯到2021年1月,那会儿A股刚刚经历了整整三年的缓慢上涨。张坤和葛兰这些规模都达到千亿级别的基金一宣布限购,结果白酒和医药板块都陷入了长达四年半的熊市。
这次葛兰又开始限购,难免让人猜是不是说明医药股这波行情快要到头了?这个信号是不是暗示着中国资本市场又要开启牛市的新篇章?
其实大多数人偏向投资医药行业或医药类基金,基本上是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占了很大的比重。
自2020年起,关于中国人口比例的话题就频频登上热搜榜单,而到2021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14%,正式迈入了深度老龄化的社会阶段。
那两年,投资医药成了全民的共识,葛兰之所以能在众多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大家尊称她为医药女神,更重要的是,2016年以后,她凭借出色的业绩向投资者展现了真正的实力。
2016年9月,葛兰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只医药基金,中欧医疗健康,这一下子,她的投资生涯就迎来了巅峰时期。
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中欧医疗健康成立正好五周年,葛兰管理的医药基金实现了302%的投资回报率,年化收益达到了32%,在433只同行基金中位列第二名。
这个收益表现,远远超出了行业的基准线,也超过了沪深300和中证医药指数的涨势。而且,中欧医疗健康自成立以来,最大回撤都没超过40%,挺稳妥的。
这个本事,让葛兰在2021年那个全民买基金的时代,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随着管理规模越做越大,到了最风光的时期,葛兰旗下的基金规模最高曾达到过1017亿,这么庞大的资金,成了基金经理在投资生涯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2021年到2022年之间,许多知名的基金经理纷纷宣布实行限购,主要原因是基金规模太大,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整个市场都在冲刺基金的规模,无论是白酒还是医药企业的估值都被炒到天高,基金经理们手里有钱,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
投资公募基金,通常来说,是个长期持有的事儿,可不少散户把它当成了炒股一样的短线玩法。一旦三个月没赚到钱,就马上在社交平台上怼基金经理的亲戚,真是让人觉得头疼。
在那段疯狂的时期里,葛兰等一众明星基金经理几乎都是随波逐流,被这个时代牵着走,根本没法做出自己的决策。
所以,一旦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基本上就意味着市场行情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
这次情况跟2022年有点不一样,葛兰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是399.08亿元,远不及巅峰时期的一半。同时,她负责的医药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1.64%。
很明显,现在的葛兰和四五年前比起来,更加老练了。她在基金规模还没到失控点时,就提前做好了防备,选择即使限购,也想用这样的办法把基金的规模控制在自己能应付的范围内。
除此之外,跟以前不一样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理想,原本65岁以上的人,现在差不多已经到了70岁左右,这也意味着对医药和医疗的需求更为旺盛了。
所以,葛兰的限购措施并不意味着市场会走到头,反倒是市场逐渐成熟的一个体现。得提醒一句,基金投资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要想搞定一行,得打算好五年、十年的持有时间。
再说了,随着中美关税战的逐步缓和,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渐渐占得优势,海外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光人民币离岸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就连上证指数也稳稳地站在3600点之上。
这个位置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的高点附近了,许多投行也多次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看好。不光医药板块表现强势,科技行业同样非常值得关注。
总之,从多个角度观察,这场关于人民币资产的超级牛市正悄然孕育着,似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