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竟然是享誉世界的旷世奇才

点击次数:123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10 11:22:41
一个皇帝,亲自写信教大臣如何当官,这事听起来像段子,但历史上真发生过。主角不是别人,正是雍正。而被他手把手教做官的,不是别人,正是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更离谱的是,这位年大人不仅忘了皇亲国戚交代的事,还派个人随便道个歉就算完事。按理说这人早就

一个皇帝,亲自写信教大臣如何当官,这事听起来像段子,但历史上真发生过。主角不是别人,正是雍正。而被他手把手教做官的,不是别人,正是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更离谱的是,这位年大人不仅忘了皇亲国戚交代的事,还派个人随便道个歉就算完事。按理说这人早就该被削职查办,可雍正却一再容忍,甚至亲自写信“辅导”他做人做事。年希尧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雍正如此偏爱?

有人觉得年希尧是个书呆子,情商低得离谱;也有人认为他纯粹是运气好,靠弟弟年羹尧上位。可问题是,年羹尧后来被雍正赐死,整个家族几乎被连根拔起,唯独年希尧不仅活得好好的,还一路升官,最后做到正二品大员。这合理吗?雍正到底看中了他什么?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年希尧明明把十三爷交代的事忘了一年,还一副“我忘了就忘了”的态度,结果雍正不仅没怪他,反而写信安慰他,还教他怎么做人。这是不是太反常了?

事情要从年希尧的背景说起。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父亲年遐龄做到正二品官员。家学渊源,让他从小就接触琴棋书画、医学数学。他不仅琴艺高超,还是广陵琴派的传人。画画也是一把好手,山水、花卉、翎毛,样样精通。这些在当时算是士大夫的基本修养,可年希尧的厉害远不止于此。他担任景德镇督陶官九年,烧出了“胭脂水”瓷器,颜色美得让人惊叹。还攻克了珐琅彩颜料依赖进口的难题,自研出十几种新颜色。这在今天看来,就是技术突破,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但这些成就,并不能掩盖他情商低的事实。十三爷交代的事,他能忘一年,忘完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随便派个人去道个歉就算完事。这事要是换个人,早被削职查办了。可雍正不仅没动他,反而写信教他怎么做官。有人就说了,年希尧不过是个幸运儿,靠弟弟年羹尧上位,弟弟倒台后还能东山再起,纯属侥幸。可问题是,年羹尧被赐死时,雍正连他的子嗣都处理了,唯独年希尧不仅没被牵连,还很快复职。这说明什么?说明雍正早就认定,年希尧不是靠弟弟,而是靠自己。

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年希尧在科学方面的造诣。清代数学家梅文鼎,是当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与牛顿、关孝和齐名。他和年希尧切磋后,竟然自叹不如,说年希尧公务繁忙还能研究得这么深入,亲手制作的测量仪器精准度极高。年希尧还写了三本数学专著,其中《视学》讲的是透视原理,里面的术语“地平线”“视平线”沿用至今。这本书出版60年后,法国数学家蒙日才出版《画法几何学》。换句话说,年希尧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可能领先了西方几十年。这哪是什么情商低的书呆子,分明是个天才。

可即便如此,年希尧的“低情商”行为依旧让人费解。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不屑于搞这些。他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对官场那一套并不热衷。这种性格,在讲究权谋和礼节的封建官场中,几乎就是“异类”。雍正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但也曾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为人处世。可年希尧似乎始终没有改变。他能活下来,能升官,靠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实打实的本事。可问题是,这种“不识时务”的性格,真的能一直走运吗?他会不会哪天也步弟弟的后尘?

说到底,年希尧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医学数学、瓷器工艺,样样精通,堪称全才。可他偏偏不会来事,把十三爷交代的事忘了一年不说,还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要搁在别的皇帝手下,估计早就被收拾了。可雍正偏偏就是个“怪人”,不仅没怪他,还亲自写信教他怎么做官。这到底是雍正太宽容,还是年希尧真的太有用了?说他是天才吧,可他做事又太随性;说他是书呆子吧,可他又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样的人,放在今天,估计也会被说成“不合群”。可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合群的人,反而最值得珍惜。

年希尧这样的人,放在今天会不会也被说成“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如果他不是生在官宦世家,也没有弟弟年羹尧的光环,他还能活下来吗?雍正到底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才容忍他,还是因为怕失去一个“技术人才”才一再迁就?如果他不是那么“呆”,而是像弟弟年羹尧那样八面玲珑,他会不会也能像年羹尧一样风光一时?可那样的话,他还是年希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