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夜之间,堆积如山的扇贝就再也卖不出去了,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清酒订单也被莫名取消了?
这笔账,得从一个名叫高市早苗的女政客算起。
说她是政客,可能有点抬举她了,她更像一个玩明白了互联网流量规则的“政治网红”。
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人设就是一切,高市早苗给自己精心打造的人设,就是“反华铁娘子”。
这块招牌简直比什么施政纲领都好用,只要她对着中国开炮,日本右翼的欢呼声和政治献金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
这已经不是政治了,这纯粹是一门生意,一门拿国家命运当赌注的生意。
她刚坐上经济安保大臣的位置,就迫不及待地在网上炫耀台湾方面给的所谓“总统府资政”头衔,这种操作,无异于拿着打火机在火药桶边上反复试探。
她以为自己点燃的是一团虚火,没想到却引爆了一颗真正的炸弹。
在国会上,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抛出了那句让整个东亚都为之一颤的话:如果中国大陆统一台湾,日本就应该视其为“存亡危机事态”,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她或许期待着满堂喝彩,结果却迎来了现实狠狠的一记耳光。
就在她大放厥词前不久,日本共同社的一份民意调查清清楚楚地显示,高达62%的日本民众,压根就不想掺和台海那点事。
她自以为是的“全民共识”,原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党内那些年轻议员私下里都叫她“炸药包”,生怕她哪天真把自己和整个党都给点了。
就连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都看不下去了,两次公开站出来批评她是在“煽动战争、破坏和平”。
她以为自己是振臂一呼的英雄,但在更多清醒的人看来,她不过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赌桌上押着的,是整个日本的未来。
表演演砸了,真正的重量级玩家就该登场了。
“斩首”!
这两个字,就像一道晴天霹雳,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社交媒体上炸响。
虽然帖子很快被删除,换了个更委婉的说法,但那股子凌厉的杀气已经穿透了屏幕,精准地传达到了每一个该接收到它的人那里。
这绝不是什么手滑或者一时冲动,这是一次毫不掩饰的摊牌。
当一个大国的外交官,都懒得再用那些云山雾罩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接把最锋利的词摆上台面时,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客套的游戏结束了,现在,我们来谈谈规矩。
这记警告,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那些还沉浸在政治狂热中的人头上。
最先感到寒意的,不是东京永田町的政客,而是丰田、索尼这些大企业的会议室。
当中国宣布暂停稀土出口谈判的消息传来,那些企业屏幕上绿油油的股价曲线,比任何外交抗议都更让人心惊肉跳。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斋藤健在内阁会议上,几乎是吼着说出:“制造业可经不起第二次折腾了!”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在台上作秀我们不管,但别把我们吃饭的家伙事儿给砸了!
这绝非危言耸听。
日本超过九成的重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近四成的供应链与中国深度绑定。
从电动汽车的电池到智能手机的芯片,哪个环节离得开这些“工业维生素”?
这种切肤之痛,早在2010年就体验过一次。
当年因为钓鱼岛争端,中国一记稀土禁运,直接让日本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元气大伤。
历史的教训殷鉴不远,北京的出手风格向来如此:快、准、狠,专挑你最疼的地方下手。
然而,比经济上的敲打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那柄悬在头顶、看不见的利剑。
近年来,中国的航母编队,已经把穿越宫古海峡当成了一项“日常任务”。
这条位于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水道,对日本而言,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航道,更是其从中东进口石油、维系对外贸易的“海上生命线”。
根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的公开信息,仅在过去一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越宫古海峡的次数就超过了两位数,其中不乏辽宁舰、山东舰这样的航母战斗群。
这就像一个壮汉,每天在你家门口最窄的过道里来回溜达、秀肌肉,他什么都没说,但那种压迫感,足以让任何依赖这条通道生存的人夜不能寐。
这种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就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警告日本:任何军事上的冒险,都可能让你赖以为生的经济大动脉随时面临被掐断的风险。
这还不是全部。
在美国的极力施压下,日本在2023年7月正式实施了针对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
尽管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
东京电子、尼康这些日本半导体设备巨头,瞬间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因为中国市场贡献了他们相当可观的销售额。
中国商务部随即发出严正警告,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这种被迫“二选一”的痛苦,让日本企业界深切体会到,夹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是何等的艰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而是关乎生存的战略抉择。
回过头来看,从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下的企业阵痛,再到军事威慑下的安全焦虑,这一切,都与高市早苗之流的政治操弄遥相呼应。
她们在台前煽风点火,试图用激进的言论换取政治资本,却不知每一次狂妄的表演,都在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增加一份沉重的负担。
当一个政客的个人野心与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时,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危险直播秀,最终的账单会寄给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