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汽车,尤其是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是真快。不过,要是问起中国哪些城市造车厉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还是长春、上海、广州这些老牌的汽车工业基地。但现在,情况有了些新变化。有一个我们过去不太会把它和“汽车城”联系在一起的内陆城市,正以一种让人惊讶的速度,在汽车这个行业里崭露头角,这个城市就是河南的省会——郑州。
前不久,第十七届郑州国际车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办得热热闹闹。据说现场汇集了七十多个汽车品牌,展出了一千多款车,整个会场人头攒动,非常壮观。现在的车展,已经和我们记忆里不太一样了。它不光是卖车的地方,更像是一个科技展示会。除了各种样式的汽车,现场还提到了“低空经济”、智能科技这些听起来很新潮的概念。看着这些闪闪发亮的新车和各种高科技展示,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好奇,郑州这个传统印象里以交通和历史文化出名的中原城市,是怎么在汽车制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赛道上,突然变得这么厉害的?这背后一定有它的道理。
要把这事儿说清楚,我们得先看看过去。时间倒退十几年,回到2008年第一届郑州车展的时候,那时的场面和现在可没法比。参展的汽车品牌只有三十多家,规模小了不少。展台上的车,也基本都是我们熟悉的烧汽油的传统燃油车,而且大部分都是讲究实惠的经济型家用车。那时候人们逛车展,主要就是看看样子,问问价格,关心的是这车省不省油,耐不耐用。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郑州,在全国的汽车产业版图里,还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有数据可以说明,到了2012年,郑州全市的汽车产业产值也只有五百六十亿元,这个数额放在全国来看,确实算不上突出。
但是,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变了。如今的车展,传统燃油车虽然还有,但已经不再是全场的唯一主角了。在它们旁边,停满了各种设计前卫、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们围着车,讨论的话题也从“一公里烧多少油”变成了“充满电能跑多远”、“自动驾驶功能好不好用”、“车里的屏幕能玩什么”。车展从一个简单的新车买卖会,变成了一场关于汽车科技的盛宴。这种变化,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反映出了郑州汽车产业这些年来的巨大进步。从一个在后面跟随的角色,成长为产业规模超过三千亿元、年产量历史性地突破一百一十万辆、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的行业重要力量,郑州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型和超越。
这种巨大的转变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规划和持续不断的努力。郑州采取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两条路一起走:一方面,大力扶持和引导本地原有的优势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地从外面引进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
先说本地企业。一提到郑州,很多人都会想到宇通客车。宇通在客车领域一直都是国内的佼佼者,名气很大。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来临时,宇通没有固守在传统领域,而是非常果断地进行了全面转型,把重心放到了新能源商用车上。这不只是简单地把发动机换成电池和电机,而是整个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体系的彻底革新。事实证明,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如今的宇通,不仅在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还把车卖到了世界各地,累计出口的客车已经超过了十一万辆,成了全球范围内一个主流的客车供应商。宇通的成功转型,证明了郑州本土的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走向世界。
光靠本地企业还不够,还需要引入新的活力。在这方面,郑州做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那就是成功引进了比亚迪这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2021年9月,比亚迪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郑州航空港区。接下来的建设速度,让整个行业都为之瞩目。从签约到项目开工,只用了短短37天;从一片平地到第一辆新车下线投产,也只用了17个月。这种惊人的“河南速度”,背后是当地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巨大决心和高效的执行力。比亚迪的到来,给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到目前为止,郑州比亚迪基地已经累计生产了超过一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了一千七百亿元,占到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八成以上。一个项目的落地,直接盘活了整个区域的产业链。
有了宇通的成功转型和比亚迪的强力加盟,郑州的汽车产业就像被注入了强心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看到的这些成就,还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背后,是郑州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打基础、练内功。为了给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郑州这些年陆续建成了16个国家级的技术平台,比如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整车试验中心等,还建了39个省级的重点研发平台。这些听起来很专业的平台,实际上就像是为汽车产业准备的“超级实验室”和“高级工具箱”。有了它们,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时候,就可以在本地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也提升了创新的成功率。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投入,为郑州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整个产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根基。
所以,当我们今天再看郑州,会发现这座城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或者历史古都,更是一个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抓住了机遇、找准了方向、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郑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内陆城市同样可以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大有作为。通过精准的政策引导、持续的创新投入和高效的营商环境,郑州正把汽车产业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一辆辆从这里驶出的汽车,正载着“郑州制造”的骄傲,驶向全国,驶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