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黄金市场热度直线飙升,让不少投资者眼冒金星。国际金价高歌猛进,首次冲破4200美元/盎司关卡,年内涨幅近60%!这一波操作引得不少人感叹,黄金果然是“硬通货”,“闪闪惹人爱”。然而,国内市场也没闲着,不少品牌直接将足金饰品的价格调到了1200元/克,珠宝店柜台前热闹非凡,金戒指、金项链统统成为了“抢手货”,似乎带上金链子走在街上都能闪瞎路人的眼。
可问题在于,黄金价格涨得这么凶,背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却热闹得让人咂舌。上海黄金交易所10月16日的风险通知就是一记“冷静剂”,意思基本可以理解成别激动,贵金属市场太不稳定了!别让脑袋跟着金价转弯,把自己的小金库赔个精光。说白了,金价凶猛和风险高得融资银行都看不下去了,工行和建行接连发布公告,劝投资者别痴迷一夜暴富,分散投资,稳妥点下盘棋。甚至中国银行直接提高了购买积存金产品的门槛,从原来的850元调整到了950元,就怕你头脑一热就ALL IN,亏到连猪肉都买不起。
这波黄金狂潮,其实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全球经济、地缘局势不稳,人们的避险需求自然骤增,黄金当然又成了王者。想想美国近来债务问题和各国央行的宽松政策,整个金融市场几乎都在信仰崩塌的边缘,结果大家一看,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黄金比较靠谱。于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围剿黄金”就这么上演了。
但话说回来,光看到金价飙升就兴冲冲冲进市场,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可一点都不新鲜。毕竟黄金价格跳高的那天,风险也跟着跳上去。不少投资小白看到周围人都在讨论黄金的盈利,甚至能把人聊得恨不得立刻跑去银行办黄金定投,可谁都没想过,盲目追高很可能会变成站岗,关键时刻,懂得避雷才是投资真理。
银行劝“冷静”的话不难懂,但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来说简直比听天书还难。特别是现在但凡小钱存银行就觉得亏损如息肉,不少人干脆觉得“把钱放成黄金不香吗?”可问题在于,黄金虽然抗通胀属性强,但它也有价格波动的风险。黄金市场不是你想抄底就抄底的糖果罐子,遇到国际乱局、政策调整,一点风吹草动,小白鼠的本金可能立刻打水漂。
这就像街头巷尾老大爷讲的故事——家里藏黄金的大爷们迟迟不出手,盼望着能再涨个两三百块,结果市场一突变,价格掉头向下,越耗越亏,最后搞得一地鸡毛,钱没赚着,心态还得跟着赔。这种时候,理智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分散投资固然智能,但盯准行情、当断则断,同样是投资必备的硬功。
当然,如果你是手里攒了不少闲钱,一次性冲进市场并非完全不可取,但也得有个心理准备。别指望大涨无终点,先给自己设个“止盈线”,就像天天喊着“保本为王”的股民一样,该出手时就别再犹豫。不然,只要看见新闻说“金价创新高”“后市超级牛”,很多人从黄金市场入手,几天后发现自己又成了接盘侠,那该有多怨不得自己。
黄金市场起起落落,正应了那句老话“没经历过高峰与低谷,就没资格谈人生”。这次金价暴涨巨浪般袭来,但试问,如果投资标的让人欲罢不能,那盲目逐利的背后,是捡漏还是掉坑,你真的琢磨清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