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欧洲有一群国家,明明家底厚得数不过来,却偏偏不愿意和欧盟“抱团取暖”。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人均GDP排名榜前十的国家里,欧洲这几位“单飞大咖”赫然在列。有意思的是,欧盟素来以团结、富裕自居,可这几位硬是选择自己过小日子。大家都说“人多好办事”,为什么这些国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他们是如何在欧盟巨伞外风生水起的?这个局中有多少内幕?故事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算盘?别心急,我们一起扒开表面的平静,看看热闹背后的门道。
一边是欧盟大家庭对外敞开怀抱,拼命招新纳贤;另一边,英国、瑞士、挪威这样的老牌“富一代”和摩纳哥、列支敦士登这些土豪“小霸王”却集体对欧盟说“不”。这场“请君入瓮”的游戏为什么吸引不了这些本该最有“话语权”的国家?支持者满怀希望,觉得“合则强大”;反对者冷眼旁观,担心“大家庭麻烦多”。而当年英国“脱欧”闹得满城风雨,到底是名副其实的独立自主,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瑞士、挪威、冰岛等国家是如何在欧洲大陆这张大棋盘上,宁可守住自家旱田,也不去分欧盟的“大锅饭”?棋局已经摆开,盘面的胜负却扑朔迷离,大家敬请期待关键一招。
答案既不像欧盟嘴里说的那么光鲜,也绝不是反对派想象的那般悲壮。以英国为例,当初放下身段加入欧共体,是看重德法的“抱团取暖”,但真进了这个家庭,发现“兄弟太多,各有心思”。移民、福利、难民、财政分摊,没一样省心。最终,“脱欧”公投堂而皇之地上演,结果英国经济“阵痛”,但伦敦金融中心地位依旧稳固。瑞士两轮公投高票否决加入欧盟,理由很接地气:要独立,要金融,要中立,最不喜欢外来干预。挪威和冰岛的人,压根不爱分蛋糕:家底厚实,油气满仓、渔业兴旺,凭啥贴补南欧兄弟?身边的大爷大妈也都议论纷纷:加入欧盟,听说要涨税、涨价,还往外送钱,咱图的啥?在这些普通人眼里,自己的腰包最实在。
表面上,欧洲进入过一段看似平安无事的共处岁月。欧盟的蓝旗飘荡在布鲁塞尔、柏林、巴黎,成员国互通有无、边境开放、单一货币似乎给各国带来了无数便利。可这“岁月静好”的表象下,各种暗流其实从未消停。英国虽然挂着“成员国”名头,却始终和欧盟主流唱反调:难民来了要分摊,英国却好似“扑克脸”;预算补贴要涨,英国直接掀桌子。瑞士呢?干脆让老百姓投票决定命运。挪威和冰岛则是“想加不想出钱”,“进一半,留一半”。一些欧盟成员觉得,这些不愿“合群”的国家是在端着金饭碗还挑三拣四,“大锅饭”都煮好了,还要挑出自家的肉。于是,欧盟内部出现分歧:是继续拉拢,还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英、瑞、挪等国的坚定“独行”,似乎给欧盟大家庭留下了一道合不上缝的口子。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欧盟剧本走。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全球媒体都以为“吓唬吓唬就好”。没想到,这回英国真投了出口,大绅士直接挥手说再见——这反转让欧盟一时无从招架。紧随其后的,是瑞士、挪威、冰岛纷纷坚定“不加欧盟”的立场。本以为“脱欧”后英国会元气大伤,结果伦敦金融市场风雨无阻,英国人凭借老牌的制度优势和金融产业,活得有滋有味。瑞士、挪威凭借自己的石油、天然气,活成了“欧洲富一代”,人均GDP把左邻右舍甩出几条街。摩纳哥、列支敦士登这种“袖珍王国”更是敢跟欧盟叫板: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避税天堂”。于是,原本“非欧盟不活”的理论,被现实啪啪打脸。那些原被看衰的“单飞派”不但没掉队,反而活出了“别人家孩子”的模样。更让欧盟尴尬的是,越来越多国家开口问:我干嘛要捆在一起?大家在“大锅饭”里分肉,不如自己独吃一盘小菜。
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更深层次的危机才刚刚开始。欧盟表面看着蓝旗飘扬,内部实际矛盾重重。无论是财政危机、难民涌入,还是英国脱欧的骨牌效应,欧盟的“铁盟”变得名存实亡,一些较富裕和经济独立的国家纷纷重新审视与欧盟的关系。挪威、瑞士,冰岛等国继续坚守本国特色发展路径,拒绝与欧盟深度绑定。而冰岛在“金融危机”期间求助欧盟无果后,对欧盟更是心灰意冷,心想:靠自己才靠谱。摩纳哥、安道尔、列支敦士登这些“微型富豪国”依靠低税和特殊经济政策,本着“你有你规矩,我过我小日子”,把避税天堂做成了香饽饽。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分裂情绪继续发酵,中东欧国家对西欧主导地位心存戒心,富国和穷国对利益分配吵个没完,谈判大于合作,成了常态。你以为大锅饭香,其实每个人背地里都在算计斤两,谁也不愿吃亏。
讲了半天,支持“各奔东西”的理由乍一听挺正经:保持独立、守护财富、自主决定国际事务,听起来谁不羡慕?要不说英国人眼光独,瑞士人谨慎,挪威人顾家,冰岛人务实,这些袖珍国家算盘打得啪啪响。可大伙真以为“不抱团”就能高枕无忧?这独行侠的快乐,说不定哪天也会成了负担。全球化潮水一天比一天高,大家都跟你讲合作共赢,你偏要守着自家后院,真能吃香喝辣到老?再说,财富集中的小国,还不就是靠着各种政策“擦边球”吃红利?世界风向一变,也许就得“革了自己的命”。欧盟也好,单飞也罢,说到底是利益和安全的权衡,谁都没咱们中国老百姓操盘那双“算盘手”精明。嘴上说“不稀罕联盟”,心里琢磨的,谁不想既自由又能免费蹭福利呢?
那些拒绝加入欧盟、独自发财的欧洲“土豪国”,是不是真的比欧盟生存空间更大、发展更稳?大家觉得这是真本事,还是靠着历史机遇、地理优势和各种政策红利“捡漏”成功?等哪天形势变了,这些“独行侠”还能任性到底吗?是不是欧盟才代表未来,还是“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才是真理?